«456 7 8910» Pages: ( 7/10 total )
本页主题: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有两部不同的经[38]解答这个议论纷纷的问题。佛陀对弟子们详细解释五蕴的短暂性质、它们为何无我、为何潜伏着自以为“我”和“我所”不存在。接着在某比丘的心中产生一种思想:色非我,受非我,想非我,行非我,识非我,是何我做无私事业? %=n!Em(  
佛陀念那位比丘心里的思想,说:“此问题离题。”使诸比丘懂得了五蕴无常、苦和无我的性质。  r;B8i!gD  
  《增支部》中说: aO]ZZleNS  
  说作业者和受报者是同一个人是错误的;说作业者和受报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同样也是错误的。[39] B:dB,3,`(  
      简单的理由是如我们在前面所看到的,我们称之为生命的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过程流动,或者是经常的生和列灭,不可能是作者自己受报。因为他现在正在变化,他的生命每一刹那都在变化。但同时我们不应当忘记的事实是生命的相续,就是受报的相续,事件的排列,是不会遗失的。继续不断,没有缺口。儿童不是同一个少年,少年不是同一个成年人,他们既不相同,也非完全不同,[40]只是身心过程的流动。所以古人说: 'z0:Ccbj  
              无业制作者,无果报受者, E.r>7`E  
              仅有现象流,此是正见解。[41] {%<OD8>p  
        这是什么意思呢?答复是:在此心物过程的自我形式中,没有常存的“我”或“我所”。有看、有受、有体会等,但是在其幕后并没有永远不变的我。[42] xe#FUS 3  
        在结束本章之前,由某些反对无我教义的人提出的一个带挑衅性的问题必须回答。那些人认为佛教中“无我”一词,正好与所谓“我”字相反,问:假如没有“我”,如何能说“无我”呢?他们认为这两个术语是有关系的。但是我们必须理解佛陀所说“无我”的意思。佛陀从未说什么与“我”对比,他没有将这两个术语并列,说“这是我的‘无我’,与‘我’相反。”术语Anatta(无我)是由于字头“An”表示非有,不是相违。“无我”的意思只是否定“我”。 7R`M,u~f2^  
    信仰有“我”的人,努力保持他们的“我”,佛陀坦率地否定“我”,加上了字头“An”。由于这种“我”的思想深深扎根于许多人的心中,佛陀在这个“我”的问题上,对有学问的人、逻辑学者、吹毛求疵爱辩论的人,作了许多解释。在《经藏》中,主要是因为这个“我”的问题,记载有成千种佛陀所说的经。用心读经文的人会注意到这个长期争论的关于“我”的问题,佛陀是如何答复和解释并发展成为卷帙浩繁的经典。 GS0;bI4ay  
    从上述佛陀的解释中,现在清楚了,究竟的正见,只是避免一切错误的见解、颠倒和曲解。按照佛教说,这主要是由于“我”的思想或身见。正见是理解诸蕴的生和灭。对诸蕴的理解,就是对所谓有情性质的理智掌握,那么对四真谛的理解也就逐渐地具备了。 a;rdQ>  
    佛陀的无常和苦的教义,对印度人来说,并不新鲜。在早期《奥义书》如《唱赞奥义书》中,我们发现有这样的话:  W,4QzcQR  
    我之知识度人越过苦(世界)。 |2?'9<  
    但是使印度思想家困惑不解的是佛教的“无我”教义。他们那么沉浸在“我”的信仰中,当佛陀否定“我”并说反对“我”时,对他们来说,是真正的震动。他们起来以武力捍卫他们的宗教和哲学长期以来的中心思想──“我”。 ;'?l$ ._  
    由于他们不理解“无我”的意义,他们就毫不犹豫地为佛陀帖标签,说他是虚无论者。[xliii]承认“我”是颠倒思想,就使佛陀的教义是革命的了。“无我”教义在世界宗教和哲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1-26 21:26 | 60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T.W.里斯.戴维斯教授说: 5j:0Yt  
    区别佛教的特点是:佛教是在一条新的起跑在线开始的。它看到人完全从不同立场要解决的最深的问题。它从其视野以内扫除了整个伟大的有“我”学说,此种学说至今仍如此普遍并同样统治着迷信的和认真思考者的心。在世界历史上,佛教第一次宣布每个人自己能够得到拯救,此生此世通过自己得救,根本不提及上帝或神,不管是大神还是小神,都不提及。 guX 9}  
像《奥义书》一样,佛教认为知识是第一重要的,但不再是关于上帝的知识,就像他们所设想的那样,是对人和事物真实性质的清楚理解。它补充知识的需要,补充清净的需要,补充礼貌、正直、安宁和普遍的爱,它“远大、非常和不可估量。”[44]
x1Lb*3Fe  
注释: uG?_< mun  
[1] 《自说》第五六页。 P1zKsY,l$<  
[2] 《中部》第二六经。 .9,zL=)Ba  
[3] 《相应部》第二卷第六一经。 cnSJ{T  
[4] 《相应部》第二卷第一O六经。 2]I4M[|&z  
[5] 《增支部》第四卷第二OO页;《自说》第五四页。 flk=>h|  
[6] 《法句》第三三偈。  u*e.yN  
[7] 参看《中部》第一一七经。 n/DP>U$I&  
[8] 参看《中部》第一一七经。 BsBK@+ZyI  
[9] 像邬波底沙(Upatissa)听马胜阿罗汉背诵的情况那样。 m/v9!'cMI  
[10] 《中部》第四三经。 s<*XN NE7  
11] 在过去,人们通过闻来学习,成为多闻(Bahussuta),现在人们学习,主要通过阅读,成为以读出名。 [!!o-9b  
[12] 《增支部》第四卷第二三二页。 MJ7Y#<u  
[13] 《长部》第二二经;《中部》第一四一经。 QN@CPuy  
[14] 在前面第三章和四章讨论过了。 lFa02p0  
[15] 《相应部》第五卷四三一页;《长部》第一六经;《毗奈耶》第一卷第二三一页。 tDSJpW'd  
[16] 《大品》第五卷第四二三页。 F4It/  
[17] 《中部》第四三经。 MA;1 ;uI,  
[18] 凡夫(Puthujjana)是未证四果中任何果位的人。 7Ok;Lt!x  
[19] 初果的术语,即所知道的须陀洹(Sotapatti);二果是斯陀含(Sakadagami);三果是阿那含(Anagama);四果是阿罗汉(Arahatta),是断除一切烦恼和有漏的果位。 +hvO^?4j  
[20] 《中部》第一卷第四八经。 SPN5dE.@  
[21] 详见苏摩长老(Soma Thera)着《正见》(1946年科伦坡佛教文献社版)。 UH]l9Aq$P  
[22] 详见正语和正业。 W"):-Wq  
[23] 《增支部》第三卷第四一五页。 e:DkGy`-s  
[24] 《相应部》第三卷第五一页。 F_Z- 8>P  
[25] 《相应部》第三卷第一四O页。 8*8Zc/{  
[26] 《相应部》第三卷四四页。 .^N/peU q  
[27] 《相应部》第三卷第二三页第七、八、九经之摘要。 9v?N+Rb  
[28] 《中部》第四三经。 m6n?bEl6I  
[29] Sanna-Vipallasa.citta-vipallasa.ditthi-vipallasa. ZPiq-q  
[30] 《增支部》第二卷第五二页。 Vm%1> '&  
[31] 《增支部》第一卷第二八页。 tYZ[6 8  
[32] “诸比丘,何为苦?应当说执取五蕴是苦。”(《相应部》第二卷第一五八页。) 7#@cz5Su  
[33] 《相应部》第二卷第一七页。 Is]aj-#r  
[34] 《长老尼偈》第九六偈。 j]*j}%hz  
[35] 《增支部》第四卷第一三七页。与Nadisoto viya(像流动之河)比较,佛陀逝世后数年,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在雅典教“流变”学说。有人奇怪这种学说是否由印度传给他的。赫拉克利特说:“没有静止的东西。”“没有不变的基础。”“变化、运动是宇宙之主,一切东西都在变化着。继续不断地变化。”他又说:“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边。”(A.K.罗杰斯〖A.K.Rogers〗着《一个哲学家的历史》第一五页,1920年伦敦版)。但是懂得法根本的人,会进一步说:“同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所谓人,只是一种身心的流变,从来没有相续两刹那是同一个人。(毗耶达西长老着《变的哲学》第七页,1956年尼泊尔加德满都佛教复兴会出版。) ld3-C55  
[36] “我”的思想应用于对每一蕴,它就成二十种了。这就是所知道的二十种我颠倒(见《长部》第一卷第八经,第三卷第一七经;《分别论》〖Vibhanga〗第三六页),断除此颠倒,也就断除了六十二邪见。六十二见,见《长部》第一卷《梵网经》(Brahmajala-sutta)。 +SsK21f"r  
[37] 《相应部》第三卷第四六页第四七经。 ,$1eFgY%  
[38] 《中部》第三卷第一九页第一O九经;《相应部》第三卷第一O三页第八二经。 k:JrHBKv\  
[39] 《增支部》第二卷第七O页。 N5*u]j  
[40] 《弥兰王问经》(Milinda Panha)。 <.pU,T/  
[41] 《清净道论》第一九卷。(叶均译《清净道论》第五六六页文异义同,抄录如下:“没有业的作者,也无异熟的受者,只是诸法的转起,这是正确的见解。”──译者) GN-mrQo  
[42] 关于无我教义的全面而清楚的解释,请参阅罗侯罗(Walpola Rahula)着《佛陀的告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第六章(1959年伦敦版)。 ;FBUwR}  
[43] 《中部》第二二经。 K3m]%m2\  
[44] T.W.里斯.戴维斯教授(Prof T.W.Rhys Davids)《希伯特讲演集》(The Hibbert Lectures)第二八页,1881年版。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1-26 21:27 | 61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第八章 正思惟 _/Gczy4)#  
        八正道的第二个因素是正思惟,它是正见的结果。此二者在八正道的关系中,构成“慧”。正思惟是如实看待事物的结果。思想是重要的。因为人的语言和行动,均以思想为根源,是思想转化成语言和行为。我们语言的善或恶的结果,唯一依靠的是我们的思想,依靠思想,依靠思想方法。所以用正确思考代替错误思考是重要的。经常引用但又新鲜的《法句》开宗明义的偈文告诉我们思想的极大重要性和旨趣。偈文如下: =i_-F$pV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造作, }@Ge}9$ h  
          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 -:30:oq  
          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 s,{F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造作, +x_Rfk$fb  
          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 2kdC]|H2?  
          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行。[1]
      从佛陀的这些话,很清楚,我们语言或行为的美或丑,全在我们的思想,这是真实的。思想旅行,比我们想象的任何事情都要快;它们漫游所希望去的任何地方。它们对我们和外界的影响是惊人的。每一种丑恶和道德上令人厌恶的思想,玷污着人类的心灵,很可能造成难以形容的伤害。错误的言行,是错误思想状态的表现。但是如果人用正见集中在正确的思想上,就能够产生很大的结果和好的思想。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2-01 21:59 | 62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那么什么是正思惟呢? ZKQG:M~|  
    那就是出离思想、善意和不伤害或慈悲。[2]它们的反面是贪爱、恶意和伤害。[3] 9uRF nzJVx  
      在《双考经》[4]中,佛陀详细地解释了他在成佛以前是如何经受“双考”的。 *Ho/ZYj3  
    贪爱、恶意和伤害思想是一种类型,出离、善意和慈悲等思想是另外一种类型。当贪爱、恶意和伤害思想生起时,他知道这既害自己,也害别人,妨碍直观的智慧,造成痛苦,不能证入涅盘。因此,他坚持避免这类思想,清除这类思想,使其不再生起。 wD68tG$  
    当出离、善意和慈悲等思想生起时,他知道这既不害自己,也不害别人,它们发展直观的智慧,不招致痛苦,导向涅盘。
\e!vj.PU  
    佛陀继续说,通过反思,他怎样使自己的心坚定、安宁与修定结合起来。接着他说,他如何避开不健康的思想,进入并住于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以及最后他是怎样如实理解四真谛的。 :4MB]v[K  
    在这里,重要的是看到怎样断除一切罪恶根源的三根本烦恼──贪、嗔、痴,这就要靠正见和正思惟了。 usEwm,b)  
    痴,是无明的另一名称,正如我们在前面看到的,只好由正见来断除它;而贪爱和嗔恨则由正思惟来断除。正见和正思惟,二者都由“道”的其余因素来支持。 Ga#:P F0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罪恶思想并努力断除的重要性以及这样做的方法,这必须是由出离、慈和悲的正当修持来完成的。当一个人的心被贪或嗔迷住时,他就不可能看清事物。但是这些障碍的清除,并不意味着是与心有害的思想斗争,必须学会面对面地看待这些思想──它们怎样出现,怎样再出现,最后折伏心。必须研究它们的性质。假如一个人允许他的心里继续容纳贪和嗔的思想,不努力控制它们,那些思想就会增强并有支配自己的心的力量。但是假如一个人真的决心要断除恶思想,他就会努力逐渐培修善的思想,抵制有害的思想,净化自己的心。假如当一个人被见闻等感觉扰乱时,出离思想,就会为他的心带来平静。同样,慈和悲会平息仇恨、愤怒、残忍和报复心。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那是不容易的,做到要有很大的决心和努力。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2-01 22:01 | 63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有些人认为由于贪爱是一种自然的冲动,所以不必阻止。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应当用力制止。从最高的观点看,贪或嗔只是一种思想,一种寻伺。一个人在允许自己的贪心发展或压制时,他必须不带任何偏见地看到贪心本身,只有那样,他才能看到思想的根源。他是让其增强还是使其变弱或者去掉它,全在于他自己。还有,当感官与某种外境接触,或者意根与意境,这些境是讨厌的,那就会发生冲突,就会招致愤怒、反感和仇恨。 td4[[ /  
    如是我们看到:由于愚痴,通过在官能上的刺激,生起贪、嗔和其他有害的思想。当一个人被外境所欺骗时,受就生起,或者依恋外境,或者憎恨它。[5]就像原子的状况一样,有吸引,有排斥。假如我们观察周围,我们注意到人类社会总是被这两种强有力的冲动──贪和痴──所迷住。只要人被这些烦恼所影响,生活的变动就会继续压迫他。但是当这些烦恼被控制住时,如果不是消灭,他也不会被变化所影响。只要人还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不过,人能够发展他的心,并自我约束到这种程度,即不被这些变化带来的混乱所动而能够泰然自若。 <{2e#Y  
    佛陀说法是有条不紊的,他并不对所有预会的人,宣讲自己教义的本质四真谛。当他知道一个人接受比较深奥的法尚不够成熟时,他就以渐进的方法对他只说比较简单的法。他对他说布施、戒、天堂(这些比较简单的方面),[6]说官能的快乐不利、空虚和染污,说弃舍的好处。 y`$Q \}fS  
    当佛陀知道一个人的心已作好准备,性格柔顺,没有障碍,精神高涨和高兴时,只有在这时,他才专门对他说诸佛自己发现的法:苦、集、灭、道四谛。[7]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2-01 22:02 | 64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从上面所说的看,很明显,假如一个人准备舍弃贪爱思想,他就能掌握究竟的真理。当他的心从这类思想解脱时,他就领悟真理并获得正见。这样,我们就看到正思惟是如何帮助正见的。它们互相依存,并产生正智。 w.lAQ5)I%\  
    佛陀是通过自己的经历说弃舍,并非凭道听途说。他谈自己弃舍的故事时说: zoDH` h_  
  诸比丘,我在成佛以前还是菩萨时,我也是受生、老、病、死、苦与染污者,曾寻找何为应受生、老、病、死、苦与染污。诸比丘,旋即我想起我为何应受生……与染污,寻找何为同样应受生……与染污。假若有何应受生……与染污,我是否寻找不生,断除系缚,得到最高境界涅盘。 Pt&(npjN,  
    诸比丘,其后不久……我在年富力强之青年时代,即剃除须发,穿上染色衣,从有家到无家(出家了)。[8] {X*^s5{;H  
        这是“圣求”。
^)?d6nI  
    还有,乔达摩菩萨“前进”出家,放弃王位,成为苦行者的这种思想,在一部很有鼓励性质的经[9]中传播了。正如经中所说,一天他到王舍城乞食,频毗娑罗王从王宫往下看,看到菩萨手持钵盂在街上走,步履相称,眼睛朝下。国王被他的安详举止所感动,便派人去看他往何处去,住在什么地主。他收到报告后,立即骑上般茶婆(马名)去见菩萨,并说: XuD=E  
    你年轻,年富力强,相貌端正,你好像是刹帝力人。[10] ^{xeij/  
        佛陀答道:啊,大王,我之世系是日种,是释迦族人,此为我已放弃之家族。我不希望快乐。我知快乐之危险,看到出家之安稳。我努力走自己之路(为最高之舍弃──涅盘),在努力中(不是为官能之快乐),我心愉快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2-01 22:02 | 65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从上面所说的看,我们理解到“出家”和“厌离”快乐是相同的。出家的目的,是摆脱烦恼欲和物质欲等思想。出家是真正的自我牺牲,若要产生满意的结果,强调这样做,必须是真诚的。 eeHP&1= 7  
    这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因为离开世俗的声色引诱和奢侈的物质生活享受,并不是容易的事,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离开世俗。佛陀并不希望他的所有信奉者都成为修苦行的人。 U,+[5sbo  
        有家到无家,出家甚艰难; TLd`1Ac  
        以此为快乐,做到亦甚难
。[11] @"Z7nJX  
        在佛教教义中,充分赋予弟子们以生活的自由。他们如果发现自己很难再继续比丘生活,也不勉强,可以自由离开僧团。恢复原来在家生活面貌,并不受到蔑视。 ?-tVSRKQ  
    佛陀说:诸比丘,有两种快乐,即在家乐与出家乐,出家离欲为上等。[12] TZt jbD>B  
        这里并不包含着佛陀贬低在家生活,他只是说他自己的体会。事实上,他曾享受过这两种快乐。但是有一点应当记住:不管是比丘,还是在家人,都必须修一样的道,即以戒、定、慧为共同目标的古道。 4J?t_)  
    心中如果产生真诚的出离思想,这并不是消极的逃跑主义。那些不懂出离意义的人,或以那些惯于过着懒惰、无价值和寄生生活的“假出家者”来判断的人,匆忙得出结论说出离或出世是逃跑主义,是自私的生活方式,这是极端错误的。出世比丘是最高形式的利他主义者。他从社会所取甚少,而给与社会的则甚多。《法句》说: <,AS8^$X[  
      牟尼入村落,譬喻蜂采花。 #/NS&_Ge0s  
      不坏色与香,但取其蜜去
。[13] [HN|\afz  
          确实,由于时间的迁移,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放弃世间享受的真正佛教比丘,自愿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比丘生活的范围内,是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别人服务和求得心灵的解脱为目的。过比丘生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继续不断的修定;另一种是部分时间修定,部分时间研究和弘扬佛法。比丘根据自己的性情、年龄和环境,采取这种或那种方法,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BSc* 9Q  
    在讨论“出家”问题,即当比丘、隐士或遁世者时,不应以为实践佛教只是比丘的事,与俗人无关。佛陀教导的八正道,是适用于一切人的──男人或女人,在家人或出家人,我们能将法只限制在少数出家人身上吗?比丘生活确实比在家人的生活有助于修定,有助于弃舍有害的思想。在家人的生活则充满辛劳和需求。在家人过出家一样的“清净生活”是不容易的。一个理想出家人的生活是:他没有家庭烦恼和其他世间琐事,更适合于精神安稳的发展,这是不能否认的。但这不意味着在家人中无人能获得精神上的清净。远非如此。假如一个人过在家生活时能制服自己易变的心,假如他节制身体的过分放纵享受,能控制孳生的欲望和兴奋,他也肯定能达到和出家人一样享有的精神境界。当然,无须说圆满清净和解脱来自完全超脱与弃舍了。所有这些成就,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这要看他的心如何使用。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2-01 22:03 | 66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一个人从城市的喧嚣中出来,或是住到森林中去,但是假若他的心不集中,似乎仍在喧闹中,坏的思想仍在心中起着破坏作用,他就应当离开森林,因为他进入森林的条件未达到。在森林中,只有他的心安静,诸漏逐渐息灭,他才会喜悦。另一方面,假如一个人住在村里,该处听得到人们的喧哗声,而他的心却能够安静,他就远比住在森林中心不清静的人高尚。[14] AW#<i_Ybf  
        关于这一点,弥酰的故事是有趣的。佛陀成佛后第十三年,弥酰是他的侍者,他们住在一座叫做查利迦的山上。下面是故事的简要情节。 % aUsOB-RV  
    在一条河边,弥酰被一座美丽的芒果林所吸引。他想假如佛陀允许他离开,他就去那里修定。如是他走近佛陀,告诉他自己的希望。 NxVw!TsR  
    佛陀说: RNPbH.  
    等一等,弥酰,因为只有你我二人,待有其他比丘来后,你再去。 1xU3#b&2tC  
    尽管佛陀警告,但弥酰再三重复他的请求。接着佛陀答复说: +fx8muz:y  
    好吧,弥酰,你说要去努力修定,我还能说什么呢?现在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k|BHnj  
    弥酰终于前往芒果林中修定。他在那里的时候,产生了三种不好的念头,即享乐、嗔恨和伤害。他自己也感到吃惊,他想:“奇怪,这是令人吃惊的!我诚心出家,还被这些不健康的念头所袭击。” }n7t h  
    如是弥酰回到佛陀的身边,并告诉他所发生的事。佛陀接着说: cEe? *\G  
    弥酰,为不成熟之心得解脱,有五事有助于心之成熟:(A)善友;(B)遵守重要戒律指导的善行;(C)有助于冷静、安定、休止、菩提和涅盘之好建议;(D)努力弃舍不善思想,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思想;(E)获得辨别事物消长的智慧。[15] A:y.s;<L 0  
          超然于享乐是厌离的特点,厌离是与一切世俗的欲望极其相反的。把整个注意力集中在心念上这当然是以涅盘为目标的。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2-01 22:04 | 67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佛陀在许多经中解释欲乐的特点、它的危害和不利。在第一次说法中,他解释说纵欲是低级、一般、卑劣和世俗之事,给弟子们的印象是需要舍弃快乐。佛陀将这些供人快乐的比作骷髅、一块骨头、一片肉、一把干草火、一个滚烫的火坑、一场梦、借来的货物、一株果树、一个屠户、一把剑和一块砧板、一根火刑柱和一个蛇头,它们给人带来许多痛苦和失望,危险很大。[16] s cdtWA  
      佛陀进一步说:诸比丘,此等快乐是无常、苦、虚妄、不真实。[17]此种愚人之废话乃妄想所造……在此,此等邪恶不健康之观念导致贪婪、恶意与争吵。[18] CK_(b"  
        但是对追求快乐的人来说,对实利主义者,这好像在道义上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说教。然而对那些努力面对事实和如实看待事物的人来说,他们以冷静的辨别力,认为这些话没有说错。现代的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当他们探讨到心理学的问题时,人们只是尽力重新探究佛陀在二十五个世纪以前所说的话。 d7cg&9+  
    在正思惟的三类划分中,伴随有善意和无害思想。它们与慈和悲相当。慈和悲属于四梵住,是两种高尚的心境,有助于清净的生活。它们消除自私和不协调,促进利他主义,促进团结和兄弟情谊。它们是不分种族、种姓、肤色、社团、信仰、东方或西方的一切众生而修的思想。所以,它被称为无量心。因为它很圆融,不限制与别人完全隔绝。它没有任何偏心,或根据阶层、品德、地位、权利、学问、等级把人分开,等等。它给一切众生以安乐。 Px5t,5xT8  
    正如书中指出的,这两种道德不仅能作为对同类的行为方式的修持,而且也是一种定,此定发展成为所知道的梵住观,热心有次第的修持,它们能引导修定人到达比较高的精神发展阶段,即人们所说的禅。 kCUT ^  
      佛陀在对罗侯罗的劝勉中说:罗侯罗,修慈观;因为修慈观,嗔即被灭除。罗侯罗,修悲观;因为修悲观,伤害与残忍即被灭除。[19] n:U>Fj>q  
          从这一点看,很清楚,慈和悲是与嗔恨和残忍相反的。恶意或嗔恨,和贪一样,也是由于根境接触生起的。当一个人的眼与可见物色相接触时,此物使他的心产生不愉快和不满的情绪时,如果他不如理思惟,跟着环境产生反感;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心与意等诸境都是一样。就是满意的事物,有情的和无情的,给人以极大的快乐,也能令人产生厌恶和嗔恨。例如,一个人对他所爱的人求爱,怀有性爱的思想,但是假如被爱的人未能表示同样的爱,或与对方所期望的相反,冲突和愤怒就会产生。那么,假若他不如理思惟,假若他不慎重,他就可能会有愚蠢的行为,他的行为可能导致灾难,甚至谋杀或自杀。这些就是情欲的危险。 `(0LK%w  
      这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通过这个实例,理解邪恶思想的性质,使有这种思想的人知道如何对他自己不利。在这种失控的性爱或贪欲中,可能导致强烈的嗔恨,这会带来伤害、损失和暴力,结果是死亡、悲伤和哀痛。《法句》说: 4$,,Ppn  
        仇敌害仇敌,怨家对怨家, $jI>[%  
        若心向邪行,恶业最为大。[
20] .[DthEF  
          关于这方面,圣天的说法是有趣的,值得注意的。他说:由于同一事物,一个人起贪心,另一人仇恨,第三个人则起愚痴。所以外境是没有任何固定意义的(空无一物)。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2-01 22:05 | 68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世俗人怀有恶意和错误的思想是很自然的。“如盖屋不密,必为雨漏浸,如是不修心,贪欲必漏入。”[21]人的贪欲是纷乱的。无明众生的贪已经带来了愤恨和其他诸苦。整个世界的敌人是贪欲,由于贪欲,一切邪恶都来到众生的身上。这种贪欲,由于某种原因受到阻碍时,就会变成愤怒。 1xnLB>jP#  
    所以,人应当努力发展潜藏在人类性格中善良的、正确的思想。为此,需要在定学中修持。通过逐步的修学,就能抑制心并支配心[22]而不成为它的奴隶,受它的支配。[23]这样心理修养之后,自己就能自由,不受外境影响。所以,通过道德行为的修养,发展定,得见真理之光,在适当的时候,趣入涅盘。这样,关于他,方能真正地说:“在征服自我的长征者中,他确实是最好的一位。”[24]《法句》又说: SQE[m9v  
      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 1'6cGpZY  
        胜败两俱伤,和静住安乐
。[25] (#(O r  
          慈,在佛教徒中,是一个通俗的名词。但是没有一个英文字能正确表达它的意义。友好、仁爱、善意、博爱、慈爱等都只能是其近义词。慈,是给与一切众生幸福和快乐的愿望,没有什么限制,是仁爱朋友的特征,它的直接敌人是嗔恨,而间接的或戴假面具的敌人则是虚伪的爱或自私的爱,这与慈毫无共同之处。伪装仁慈的假爱,能对自己和别人做出许多伤害。必须自我警惕,防范戴假面具的敌人。人们常常怀有性爱思想,被错认这是真正的慈心,以为他正在修慈心,不知道他是在错误的行程上走。如果冷静地观察这些念头,你就会发现它们有性爱的色彩。如果爱的感受是依恋和执取的直接结果,那么,它实在不是慈心。 OySy6IN]q  
    虚伪的爱,将会产生许多的灾害、悲伤和哀痛。这种事实,佛陀在经中已清楚地说明了。《法句》第十六章关于爱的五首偈文是这样强调的: >s*DrfX6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 XeUC0K[D  
      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 f?Bj _z  
      从亲爱生忧,…… `GQ{*_-  
      从贪爱生忧,…… *QE<zt  
      从欲爱生忧,……[
26] -E&e1u,Mi  
        众所周知,爱某个人,意思是发展对被爱的人的爱慕。当被爱的人同样喜欢你时,一种结合就被创造出来了。但是你被分开时,或者是你的亲爱者对你减少爱时,你就变成可怜的人了。你可能甚至会有愚蠢的行动。佛陀在苦谛公式中说: KSs1CF'i  
      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lx,`hl%  
    但是“慈”是人类一种很纯洁高尚的心境,就像水银,自己不沾染任何东西。它是一种平静,在道德中,有不可说的超级溶解力。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2-01 22:07 | 69 楼
«456 7 8910» Pages: ( 7/10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洞天福地社区 » 法海拾贝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