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

洞天福地社区 -> 法海拾贝 ->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  Pages: ( 2 total )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22
                                                        第一章 佛 陀 FoLw S%+yO  
    伟大的宗教──佛教创始人佛陀,生活在二千五百年以前的北印度,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取得成就的人)。他的父亲净饭王,在尼泊尔边境的迦毗罗卫城中治理释迦族的国家。拘利族的公主摩诃摩耶,是净饭王的王后。 01$SvL n:  
    五月的月圆日,印度的树和花枝繁叶茂,果实满枝,人、鸟、兽都心情欢畅。这时摩诃摩耶王后已身怀有孕,依照当时的习俗,正从迦毗罗卫城去提婆陀诃城的娘家分娩。当她行至两城之间的蓝毗尼园,在盛开的婆罗花树下手扶树枝稍事休息,生下了一个儿子。  E=E  
    蓝毗尼园,位于波罗奈(现在的贝拿勒斯)以北的100英里处,在该地可以看到白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即将成佛的悉达多太子降生处,三百一十六年以后,阿输迦王在这个著名地方树立了一根大石柱,以纪念这一盛事。石柱上刻有敕令五行,九十三个阿输迦时代的字,其中有“此是释迦族圣人佛陀降生处”字样仍然依稀可见。石柱“像刻时一样脆”,在过去曾被击中。公元七世纪中叶,中国的译经兼旅行家玄奘还看到过这根石柱。后来在1896年被发现并鉴定为蓝毗尼园遗址,要归功于当时著名考古学家孔宁汉先生。 aw`mB,5U  
    母后摩诃摩耶产后的第七天就去世了,由其妹波奢波提.乔答弥将太子抚养成人。太子虽然是在物质极其丰富而豪华的环境中长大的,但是他的父亲未忘记给他应受的教育。太子精通了各方面的知识,在武艺等方面,超过了别人。 =Ev } v  
    但是,太子从幼年时代起,就被慎重关注着。太子长大时,其父的热切希望是,他应结婚成家,作为他当然的继承人。但他却担心太子受到当时婆罗门的感染而去过苦行生活。 &'R]oeag  
根据当时的习俗,太子年十六,就与拘利族善觉王和波蜜塔王后的独生女、他的表妹耶输陀罗结了婚。耶输陀罗与太子同岁。太子虽然享受人间荣华宝贵,并不缺乏任何东西,无忧无虑,但是他父亲的关怀却使他成为“囚犯“、成为世俗心理的人,但所有的努力,均不起作用。净饭王尽量不让太子看到人生现实生活中的不幸事态,这些更加促使悉达多太子的好奇心,更加提高他寻求真理、寻求解脱的决心。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23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成熟,太子开始思考人世间苦恼现象所产生的根源。据书上说,他看到了四种景象:首先他看到了一个完全无依靠的老人,第二次看到了一个皮包骨、极端不幸且可怜,并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第三次看到了一队悲痛的人群,抬着他们可爱亲人的尸体去火化。这些痛苦的景象,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但是第四种景象,却使他长久难忘。这就是他看到一位出家人,态度安静、沉着、超然和自立。他得知这是一位出家过清净生活的人,是要寻求真理、解决生命之谜的人。出家之念,于是在他的心里开始萌生。在回宫的途中,他深深地陷入了深思,一种令他心悸的苦恼和不愉快的情感,于是在他的心里引起了共鸣。他越是与宫墙外的世界接触,他就越相信世间缺少真正的快乐。 w2 CgEJ %  
在一个静寂的月夜(七月的月圆日),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o8bV z2E  
生命的青春年华,在老年中结束。人的官能,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刻,却不起作用了。当疾病悄悄地进入体内时,强壮的身体突然失去活力和健康,最后死亡的降临,这似乎是突然的或意外的,结果是结束一期短暂的生命。他相信一定有解脱这种苦痛的办法,有逃脱年老和死亡的办法。 dlyE2MiL:  
这样思考之后,他的“青壮骄”、“无病骄”和“生命骄”都没有了。他看清了这三种虚幻骄傲的危险,被一种强有力的迫切要求所征服,即探求不死、了脱生死,不但为自己探求,为自己解脱,也为一切苦恼众生探求,为解脱生、老、病、死而努力。他的深切悲心,促使他寻找菩提和佛果;现在悲心鼓励他走向伟大的出家,为自己打开俗家生活牢笼的大门;悲心使他作出毅然的决定,直至最后别离时深情地向怀抱婴儿熟睡的爱妻看一眼,也绝不动摇自己的信念。 !DLIIKO78  
当时他二十九岁,正当华年,在美丽的耶输陀罗为他生产独生子罗侯罗的那天,别离使他更加悲伤和心酸。他自己离开了王宫,却以超人的毅力和决心舍弃娇妻、爱子和慈父以及具有权威显赫的王储之位,打扮成一名贫穷的苦行者,隐遁于幽静的森林深处,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开始寻求生命的永恒真理,寻求脱离烦恼的最高境界──涅盘。 eGZId v1  
为寻求医治人生生命的方法,他自己承担了这一高尚使命而毅然出家。他曾追随阿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两位著名仙人,他希望他们作为导师,会指示他解脱的道路。他修了定,并尽可能达到了最高的定境,但是不满足他的愿望。他们的知识,他们玄妙经验的境界,不能满足他所渴望要追求的东西。因此,他离开了他们,去继续寻求他尚不明白的东西。 r0_3`; H  
他到处漫游,最后到达伽耶尼连禅河畔的优楼频螺,他被这里的幽静的密林和清澈的河水所吸引。他发现这里是他继续寻求菩提的理想地方,于是就决定住了下来。随他一道修苦行的阿若乔陈如等五人,都赞成他的决定,并陪伴他一起修行。这五位是:乔陈如、跋提、婆频、摩诃男和马胜。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25
在印度,许多修苦行人,认为过去有、现在仍然有的一种观点,即通过严格的自我节制,就认为能够除罪,达到清净,最后获得解脱。苦行者乔达摩,决定尝试一下这种信念的真实性。于是他就在优楼频螺开始了一种决定性的努力来抑制自己。他希望自己的心从五蕴色身的枷锁中获得自由,进而可能上升到解脱的境界。他用最大热情修习苦行,吃的是树叶和草根,穿的衣服是从垃圾堆中拣来的烂布,睡在埋死尸的坟墓中或荆棘床上。十足的营养不良,给他留下一个瘦弱的身体。 7kleBDDT  
这就是佛陀成佛以后,对弟子们曾经讲过他早期修苦行的事。他说: $lUZm\R|k  
我修苦行,遵守戒律严格,其严格之程度,超过所有其他之人。我肢体瘦弱,就好像清瘦枯萎的芦杆。 ?eeE[F  
乔达摩这样奋斗了六年,已经面临死亡的边缘,但他发现自己与所追求的目标距离太远。他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明白苦行是完全无益于修道的,他以苦行寻求菩提的尝试宣告失败了。但是他并不气馁,继续积极寻找新的修道方式,立志要达到目的。接着,他突然记起幼年时代在蒲桃树下打坐时的安静,颇有信心地感到:“这是通向菩提的道路。”然而,他知道,像他那样虚弱的身体,是不能修道的,即是修,也不会有什么成功的希望。于是他就放弃了苦行,放弃了极端严格的斋戒,恢复了正常的进食。于是他那衰弱的身体,很快就恢复从前的健康。气力也有了。可是,他的五个同伴,对他表示失望而离开了他,认为他已经放弃了修道的努力,要过一种舒适的生活。 :  wb\N'b  
然而菩萨(他成佛以前的名称)在没有任何导师的帮助下,在没有任何人为他作伴的情况下,他以坚定的决心,充分相信自己的清明和力量,决定作最后的寻求,在伽耶(现在的佛陀伽耶)的尼连禅河畔一个对感官舒适和对精神有鼓励的幽静的地方,在一株树下,盘腿而坐(此树后来被称为菩提树,即觉悟树),以坚定的决心,作最后的努力,并发誓:“即使是筋骨断裂,血肉干枯,不得无上菩提,决不起此座。”他就是这样不屈不挠的努力,精进不倦地专心致志寻求人生真谛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26
菩萨运用正念修他幼年时代修过的数息观,进入了初禅的境界;通过逐步的修习,次第进入二禅、三禅和四禅,如是他在禅三昧中清除了自己思想上的不净。一天初夜(下午6时至10时)直接回忆起过去生中的事,他证得了宿命智。接着菩萨以天眼智直接观察各趣众生的生灭以及生存的苦与乐,了解到他们都是以其业力为依据的,这第二种智,是他在中夜(晚10时至次晨2时)证得的。然后,他将自己的心直接指向漏尽智。 1Hzj-u&N/  
他彻底悟到了,此是苦,此是集(苦因),此是灭,此是道(灭苦之道)。他真正懂得了:此是有漏,此是有漏之因,此是有漏之灭,此是导致有漏之灭的道。 m/CA  
他这样证知,也明白他的心已从诸漏中解脱了:从欲漏解脱,从有漏解脱,从无明漏解脱。由于他的心解脱,慧解脱,自然也就拥有了漏尽智。他知道: P oC*>R8  
毁灭的是生。已修梵行。所作已办。不再有此毁灭的到来(意思是说不再有身心相续,即不再有生死)。这是他在后夜(晨2时至晨6时)证得的第三种智。 S__+S7]Nr  
于是他就说了下面这些胜利的话: ln9U>*<  
作为我自己的生、老、病、死、忧和染污,我看到这些东西的危险性,就寻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忧、不染和脱离烦恼的无上安乐──涅盘。我已证得(意为我已体验到)。智慧和先见在我心中生起,不可动摇的是心的解脱。这是最后的生死解脱,今后不会再有“有”,即不会再有生死。 XVE(p3-  
在另外一个五月的圆日,乔达摩菩萨三十五岁,他由于完全理解了永恒真理四谛,证得了无上菩提,圆成了福慧具足的佛道,就成为能医治众生疾病的伟大医王了。 }[? X%=  
佛陀证得圆满菩提以后的一周期间,在菩提树下体验解脱的法乐。接着他就观察缘起,然后在菩提树附近的六个不同地方单独隐居了六周。第七周末,他决定对从前同修苦行的五位朋友说法──他发现的古道──生灭四谛。 Gh|q[s*k  
他知道他们住在波罗奈鹿野苑圣地仙人住处,仍在修那毫无意义的极端苦行。佛陀离开了伽耶,去遥远的印度圣城,步行了大约150英里。他在鹿野苑找到了他们。 v;irk<5  
现在是七月的月圆日,在黄昏的时候,月亮从东方升起,高高地挂在天空,佛陀对五位苦行者说: .DIHd/wA  
诸比丘,出家人对二种极端不应有。何等为二?即极端纵欲与自我抑制之极端苦行。此二极端均无益处,圆满证得无上菩提之涅盘,必须克服此种极端,修习中道。具备正知正见,即会证悟菩提涅盘。诸比丘,何为中道?即此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e>X&[\T  
佛陀向他们解释了四圣谛与八正道。佛陀这样向五比丘说法,妙转了无上法轮。这就是史称的“初转法轮”。 gy,B+~p  
由于第一次说法,使五位苦行者改变了信仰,于是鹿野苑的仙人住处就成了佛教和出家弟子比丘们的组织──僧团的产生地。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27
不久,一位富有的青年人耶舍带领五十五人参加了僧团。雨季安居期(7月至11月)结束时,已有六十人证得阿罗汉果,佛陀对弟子们说: eCdMDSFO3  
我已从人天诸缠获得解脱,汝等亦已从人天诸缠获得解脱,现在去吧,去为众多人之幸福与快乐漫游,为世间发悲心,为人天获得幸福与快乐发悲心,不要两人同去一个方向。弘法要懂得,初善、中善、后善精勤修道的意义,并完全记清,宣扬神圣圆满与纯净之修道生活。有些众生眼中无尘,持断灭见,彼等不听法是一大损失。有些众生会懂法。我亦去优楼频螺、去塞纳-马恩省尼村说法度生。 enE8T3   
这样,佛陀开始了他崇高的传教使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与弟子们走蒲桃国土(印度的另一名称)阎浮提的大小道路,将一切众生都包含在他那无量悲智之中。 #*XuU8q?  
佛陀说法时,不分种姓、部落或阶级,来自各界的男女──富人和穷人、最卑贱的人和最高贵的人,识字的人和不识字的人,婆罗门种姓以外的人,不分贵族和平民、圣人和罪犯──都同样地听佛说法,大家皈依佛,信仰佛,佛也向他们指示菩提之路。这条解脱之路已向一切人开放。 rC$ckug  
种姓,对印度婆罗门来说,是很重要的事,但佛陀全不在乎,他还强烈谴责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佛陀得知来自各种姓和各阶层的人适合于过清净的梵行生活时,就随时接纳他们进入僧团,其中有些人,后来成为僧团中著名人物。由于种姓阶级差别而分裂的人们,如何使大家互相容忍,尽力协调,佛陀则是当时唯一的导师。 { +MqXeq  
佛陀也注意提高印度妇女的地位。一般说来,佛陀时代,由于婆罗门的影响,妇女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在学术方面,有显示她们学识渊博的个别情况等等,但在很多方面,她们还是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被人们所轻视。佛陀认真地以礼貌对待妇女,也向她们开示涅盘清净圣洁之道。佛陀的宽广胸怀和雅量吸收各种姓妇女出家,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丘尼僧团。因为在那以前,不曾有妇女能够出家过独身生活的僧团。这些高贵的比丘尼中,许多人勤奋努力,精进不息,证得了解脱。她们心灵上解脱的喜悦赞歌,在《长老尼偈》中有生动的描述。 O~Pb u[C  
佛陀游行,从村到村,从城市到城市,对许多人说开示,使他们觉悟,使他们愉快。看到一些人沉浸在愚痴之中,屠杀动物祭神,佛陀认为那该是如何的迷信啊!遂对他们说: LQ3 73 j-  
生命人人能屠杀,但是无人能给与,一切动物爱生命,竭尽全力图保存。动物生命均稀有,亲爱愉快全相同,即是最低等动物,何曾排除说不同? Qgf\gTF$r+  
这样,求神仁慈的人,自己反而一点都不仁慈了。想象中的诸神,他们的祭坛上供奉的是可怕的牺牲品──无辜的动物,印度被血腥污染了。苦行者和婆罗门危害社会的仪式给众生带来灾难和苦恼,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仁慈智慧的佛陀指出了“古道”,这是觉者之道,是公正、慈爱和理解之道。经常依教奉行的人,有四无量心支配他的行动。 ^ DM^HSm  
佛陀从来不赞成争吵和仇恨。有一次,他对弟子们说: vaS/WEY  
诸比丘,我与世间无争,是世间与我争。正法倡导者,不与世间任何人争。 ig)rK<@*[  
僧团的生活,开始虽然只有六十名弟子,但是后来扩充到成千人的团体。早期要求加入僧团的人,用三种表示,即众所周知的三皈依,就可加入。三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j8_WEjG  
由于比丘人数增加,结果就出现了寺院。后来印度的寺院大学,如那烂陀,毗讫罗摩尸罗,欧丹多富梨等成为文化中心,逐渐影响到整个亚洲,并由于它,影响到人类的精神生活。 /a(xUm@.  
佛陀成功地连续说法四十五年之后,八十岁在拘尸那(波罗奈东北120英里,即现在的北方邦)摩拉族的娑罗林逝世了。最后他给弟子们的训诫是: Q3'\Vj,S&  
诸法无常,汝等精进不息,求得解脱。 QzCu$ [  
佛教开始,只有少数教徒,但它已传播到许多国家,现在是五亿多人的宗教,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C.Pzo  
佛教发展如此之快,主要是由于它内在的价值和它对有理性的人们的召唤,但也有其他因素帮助其发展。弘法者在宣传佛法时,从来不使用不正当的方法。他们的基本宗旨是普遍的慈悲。还有,佛教是和平地传入到一些国家里去的,并不打乱在那里已经存在的各种信仰。 {H=DeQ  
佛教徒传教,既不使用武力,也不使用任何强制性或应当受到谴责的方法,宗教历史上关于佛教的传播,没有这类记载,根本不知道有强迫改变信仰的事,佛陀及其弟子也厌恶这种做法。T.W.里斯.戴维斯教授写道: vrLI`3n]  
在整个佛教史上,佛教徒在许多世纪中,长期是占优势的,我不知道有过迫害其他宗教的记载。 H<Ed"-n$I<  
因此,佛教是能够与世界各国社会相协调并通过世界各种文化来传播的。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31
                                                                        第二章 佛教的观点 $x)C_WZj?  
    区别佛陀与其他宗教导师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佛陀是人,与上帝或任何其他“超自然”的神并没有什么联系。他既非上帝,也非上帝的化身,更不是什么神秘人物。当然他是人,但他是一个超人,一个非凡的人。他在外表上,虽然是人类的一份子,但他的内心却包容超越于人类。由于这个原因,他被称为独特的人、杰出的人。 Yx>=(B  
佛陀说: ej4xW~_  
诸比丘,像荷花生长在水中,立于水面之上,不被水所淹没。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生长在世间,住于世间之上,不与世间同。(1) ? L|m:A`  
他没有任何人或神的帮助,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达到了最高的精神和知识境界。他是悲智双运的体现者,悲和智是他教义中的两项指导原则。 _r^Cu.[7  
通过他个人的体验,他懂得人的优越性。他发现“超自然”神统治下界众生的观点,那只是一种错觉。佛陀从来没有说过他自己是救世主,也没有试图通过“天启”宗教的办法,拯救“灵魂”。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证明无限的希望潜伏于人中,必须由人的努力来揭示和发展这些潜伏的希望。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证明菩提和解脱,完全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佛陀是这样的告诉和示范作为一个勤奋生活的倡导者,并鼓励弟子们要依靠自己修行。他说: ]KBzuz%  
自己是你们的皈依处,还有别的什么人能作你们的皈依处呢?[2] @Q 8E)k@  
在世界历史上,只有佛陀第一次这样教导说,独立于外力之外,能够证得解脱。苦的解脱,必须依靠每个人自己的行动。 i*_T\_=  
只要求解脱而自己却不努力的人,是无人能够批准他解脱的。别人对我们可能间接地帮一点忙,但是无上自由的获得,只能通过自己来实现。对真谛的领悟,也是如此。只有毫无障碍地自由思考自己问题的人,才能自我证悟,每个人应当作出适当的努力,打碎束缚自己的枷锁,通过坚持、努力和智慧,从枷锁中赢得自由解脱。佛陀警告弟子们,反对将负担转移到外界力量救世主、上帝或梵天,指示他们分析研究的方法,建议他们为发展内在的力量和品德而精进不息。他说: t6W$t  
我已向你们指出解脱的方法。法──真理要自己来证悟。[3] 6p=AzojoB  
佛教比丘不是举行祭祀的祭司。他们不举行圣餐礼,不宣布赦免。一个合格的佛教比丘,不在人与“超自然”力量之间充当中间人。因为佛教教导每个人单独为自己的解脱负责,所以没有必要赢得中间祭司的欢心。佛陀说: 8F9sKRq|rO  
你们自己应当精进,如来只能指示你们道路。[4] 9|jk=`4UK  
这道路是同一“古道”,是历劫诸佛都走过和指出过的,这就是成就菩提和证得无上妙果的八正道。 NnRR"'   
区别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佛陀从来不自私,不保留他的最高知识。对佛陀来说,这样的自私观念,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圆满觉悟,四真谛的发现和证悟(成佛),并不是由上天选择授与某个人的特权。在人类历史上,也不是唯一的和不再出现的事件。任何为圆满清净和真智而热心努力的人,并以坚定的意志勤修八正道,这种成就,对他们是公开的。 f,wB.MN  
那些修道并得到解脱,最后证得更高阶段阿罗汉果的人,佛陀庄重地宣布他们同他一样从染污中得到了清净,得到了解脱。他说: -U`]/  
彼等实如我胜利,赢得染污尽消除。[5] WyF1Fw  
但是佛陀对他的弟子们也清楚地说明了佛陀与阿罗汉之间的区别: TO ^}z  
啊!众弟子,如来是阿罗汉时[6],已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他宣布得未曾有之道,他知道,他解道,他悟道[7]。现在,他的众弟子是赶路人,步其足迹走。众弟子,此即是区别,是明确区别如来之特色。如来为阿罗汉,是无上正等正觉,区别于由智慧得解脱之弟子。[8]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33
佛陀向弟子们说法时,不分亲疏,一视同仁,没有特别选定喜爱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离欲阿罗汉,都断了流转生死的诸缚,都一样圆满清净,但是其中也有突出的人物,他们精通各种不同的知识和修持。以及他们的精神天赋,获得了不同的地位。然而,佛陀从不偏袒谁。例如优波离,出身于理发匠种姓,持戒第一,许多贵族和武士阶级出身的阿罗汉都欢喜他。 2^'|[*$k1@  
佛陀逝世以前,没有表示将教义委托给任何特殊的弟子,甚至也没有委托两位首席弟子舍利弗和大目犍连。他没有任命什么人是他的继承人。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和有趣的事是:佛陀逝世以前,对弟子们清楚地表明他从来没有控制僧团的思想。佛陀临终时对病床周围的诸比丘说: *fQ$s  
我已为汝等说法制戒,我走以后,应以法、戒作为汝等之师。[9] 9TuE.  
佛陀甚至在生前,就是以法和戒来管理僧团和指导比丘的。但他不是统治者。佛陀的古道──八正道,是教导自由人的。 Vcm9:,Xlw  
佛陀是在印度盛行专制政治的时期出现的,他的教义对这样的专制政府有些威胁。但是他不干涉国家政治和政府。因为干涉也是无补于事的。他从来不是一个干预者。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民主思想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声音。佛陀的教义,明确宣布民主思想和成立民主组织。佛陀虽然明智地不干涉当时的政府,但是他使比丘的团体成为一个高度民主的僧伽组织。 mI_ ?hl?Pv  
印度从前的总督泽特兰侯爵说过: 5ztHar ~f  
自治倾向,各种形式的共同活动显示新的动力,有可能是从佛教身份的权威抵制以及它的平等教义对种姓制度批判的示范作用而来。并于佛教典籍结集的方法,我们需要一种说明。在此方法中,这些古代事情的典范,就已经实行了代议自治制度了。许多人会感到惊奇,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印度的佛教结集,就初步实行了我们现在的议会制。结集大会的威严,由被任命的一位特殊人物──我们下议院“议长先生”的胚胎──来保持。任命第二个人检查需要得到的法定人数──我们议会制度的主要督导员典型。一个成员以议案的形式提出的事,公开讨论。在某些情况下,只讨论一次,但是在别的情况下,则要讨论三次。这样,议会要求在成为法律以前,法案要三读。如果讨论中有不同意见,就用投票来表决,由多数来决定,投票是无记名投票。[10]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41
另外的特点是:佛陀说法教化的方法。佛陀不赞成那些自称有秘密教义的人。他说: Z/n\Ak sE  
秘密就是虚伪教义的标志。 |]kcgLqj  
佛陀对他自己的侍者阿难尊者说: EZlcpCS  
阿难,我说之法,无显密之区别。因为在法方面,阿难,如来未作“握拳”之师,对弟子隐藏某种重要知识,如来未如此。[11] J{<,V\t)  
他说法是自由平等对待一切人的,他没有保留任何东西,从不希望其弟子对他和他的教义盲目服从和相信。他经常主张要鉴别,要考察,要明智地询问。他在一部经中答复提问的迦罗摩人,毫不含糊地建议要调查。正确地说,这部经被称为“自由思想的第一部宪章”。 U{6i5;F#H  
下面是《迦罗摩经》的概要: MhaN+N  
羁舍子是乔萨罗王国一个小镇,该镇居民被称为迦罗摩人。他们听说佛陀来到了他们镇上,就到佛处请求开示,说: O4H %x  
世尊,有些行者与婆罗门来到羁舍子,依自所见,为人宣说;但其他人则亦依自所见予以谴责、诋毁、贬斥。另一些行者与婆罗门来到羁舍子,亦复如是。世尊,我等犹豫,怀疑难决,彼等所说,谁真谁伪? MLf,5f;e  
善哉,诸迦罗摩,汝等对值得怀疑之事生起疑心,怀疑正确。来,诸迦罗摩,不要被流言或传统所引,不要被传闻动摇,不要被典籍所误,不要只是推论,不要只在表面,不要因某种被称赞之理论所影响,不要被似有可能所引,不要考虑“此行者是我等之师。”但是,诸迦罗摩,汝等当自知,此等事于身心有害,此等事应受非难,无益。确实,汝等即应拒绝……。 >T: Yp<  
汝等自知,“此等事于身心有益,无可非难,有益。”汝等应即接受并遵守。 = zJY5@^'7  
接着佛陀这样问他们: 7UM!<@9\  
──现在汝等作何想?诸迦罗摩啊!有人起贪、嗔、痴,于彼有益抑有损?应与非难抑不应非难? HMDQEd;  
──世尊,于彼有损,应非难。 z'FD{xdf  
──现在,诸迦罗摩,有人无贪、无嗔、无痴,汝等作何想?此无贪、无嗔、无痴于彼有益抑有损?应非难抑不应非难? "9mJ$us  
──世尊,于彼有益,不应非难。 ZtG5vdf  
──如是,诸迦罗摩,我现在对汝等所说,亦复如是。汝等不要被报导所引 ^wDZg`  
──盲从。此即为我要说之理由。[12] yf5X=f.%@  
轻信,不是佛教的精神。所以,我们发现佛陀与弟子之间有这样的对话: PO9<g% qTf  
──现在,若如此,并保存此,汝等是否会说:“我等尊敬佛陀,由是我等尊重彼之教导?” doM}vh)6  
──不,世尊。 N]qX^RSb  
──众弟子啊!汝等肯定之事,只是汝等承认、见到与掌握之事否? (NPDgR/   
──是,世尊。[13] n u|paA  
一篇推理的佛教文献中说: rWk4)+Tk  
聪明人试金,用火烧,用刀砍,并(在试金石上)磨。所以汝等是否在考察我所说之话后才接受,并非仅是因尊敬我而接受? e}e|??'(\  
佛教不强迫勉强、不用高压手段,不要求信徒盲目信仰。在一开始的时候,抱怀疑态度的人,听说佛教号召调查研究,很高兴。佛教教义对一切用眼看、用心领会的人始终是公开的。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45
有一次,佛陀住在那烂陀芒果林中,尼乾子(耆那教的大雄)[14]的一名得意弟子优波离怀着与佛陀辩论的唯一思想来到佛所,并想在辩论中击败佛陀。辩论的主题是有关“业”的理论问题。虽然在“业”这个问题上,佛陀和大雄有不同的看法,但双方都是承认的。在友好讨论的末尾,优波离被佛陀的辩论所说服,同意佛陀的看法,当即准备作为一名在家信徒。但是佛陀告诉他说: =pHWqGOD  
关于真理,要作彻底调查。像你这样的有名人物作彻底调查是有好处的。 s+m,ASj  
然而优波离对佛陀这样的告诫,使他更加感到满意和高兴,他就皈依了佛、法、僧三宝。[15] G;r-f63 N  
佛陀从不干涉别人的思想自由。因为思想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强迫别人放弃与他的性格、心理和爱好相一致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强迫,都是不对的。一个对信仰无兴趣的人,硬要他生吞下去,要他信仰,那是强迫中最愚昧的办法。这样强制性的喂养,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人都不会有好处。 Okd?=*sBx  
佛陀的唯一意图是使别人如实看到事物的真象,使其清楚,这不仅仅是信仰的结果,不是某种人、超人或者低于人的外力而对他恐吓的结果。理解事物的真象,在佛教和思想信仰中,恐吓不起任何作用。掌握法的真理,只能是智慧,而不是由于盲目的信仰,不是由于知道的或尚不知道的某种有情的恐吓。宗教历史表明,人害怕陷入愚昧制造出一种全能的外力的想象,此种想象一旦被制造出来,对他们自己,有时也对别人带来不可以用言语形容的伤害。 i&KD)&9b#  
佛陀告诫诸比丘说: 1%W|>M`  
只相信我,对我有感情之人,肯定会生活得愉快(但不能证得究竟解脱──最高阿罗汉果),为法而努力之人,专心于道,肯定会成就菩提,证得阿罗汉果。[16] TK"!z(p  
这些清楚地表明,佛陀不要求他的弟子不加区别地和没有理由地承认任何事物。 nU]4)t_o\  
佛陀不仅不鼓励盲目的信仰,而且认为对“全能力量”的恐惧,不适宜于接近真理的理解。因此,他不但不鼓励宗教仪式,而且谴责违害社会的宗教仪式。因为仅仅是在形式上从事禁食、河中沐浴、动物祭祀以及其他相似的行动,并无助于一个人的净化,并不能使人神圣和高贵。 ai/VbV'|  
我们发现佛陀与孙陀利迦.婆罗堕奢婆罗门之间有这样的对话:有一次,佛陀对诸比丘详细解说一个解脱以后的探求者自己应该如何,并进一步说心里断了烦恼的人,他的清净生活是圆满的。完成了这些任务,就能够称为内心里沐了浴的人。 er G@8CG  
当时婆罗堕奢坐在佛陀旁边,听到这些话,他就问佛陀: %*4Gx +b  
──尊敬之乔达摩,是否去婆胡迦河沐浴? Ga o(3Y  
──婆罗门,婆胡迦河有何益处? L\p@1N?K  
──尊敬之乔达摩,确实,许多人相信,婆胡迦河是圣河,众多人之罪恶已在婆胡迦河中洗净。 bqB gq  
接着佛陀使他懂得在河中沐浴,并不能洗净一个人的罪恶污垢,于是指示他说: ZUE?19GA  
婆罗门,就在此处(法戒中)沐浴,此对一切众生都安全。若汝不妄语、不杀生、不偷盗;若汝确信、不自私,汝到伽耶(佛时印度一河名)何益?汝家中之井亦即伽耶。[17] =l%"Om*A  
佛陀指引的道路,是光明的坦途,也就是说,他为自己的信徒,并不允许以任何方法违害众生幸福的行为。他禁止一切压迫、抢劫和掠夺。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48
那么,什么是佛教呢? };m.Y>=)K  
有些人欢喜称佛陀的教义为宗教,另外一些人则称为哲学。但是称它为一种“生活方式”,可能更正确一些。然而那并不意味着佛教除了伦理道德制度之外,没有别的什么了,但它远不止此。它是道德的模式,是导致心地完全自由、精神和知识修养的教义。佛陀自己称他的教义为“法──毗奈耶”,即法与戒,但是佛教,按照这个字的意义讲,严格说,不能称为宗教。因为宗教,意为“表示信仰的仪式或行为。对一种神圣的统治力量表示尊敬,并期望使它高兴,……在人方面,承认某种较高的看不见的力量控制他的命运,它作为有资格要信众服从,受到敬重和礼拜的对象。”[18]佛教决不是这样的宗教。 8!e1T,:b  
在佛教思想中,不相信有任何形式的创造者以及对他的创造物的善恶行为进行嘉奖和惩罚。一个佛教徒皈依佛陀,不是希望佛陀会拯救他,佛教没有这样的保证。佛陀只是一位指示道路的老师,指导信徒们走向他们各自解脱的道路。 ~c8Z9[QW  
例如,岔路口的指路牌,只指示方向,要行路人自己的脚步去沿着这条路走,指路牌本身决不会带着他到达所希望要去的目的地。 X8U._/'N  
医生诊断病情,并开出药方,要病人自己去试用那个处方。佛陀对信徒的态度,就像一位理解和富于同情心的老师或医生一样。 S(;3gQ77  
最崇高的敬意是对最尊敬的人,这就是那些伟大和具有勇敢精神的人,他们用广泛而深入的真实体验,扫除了愚昧,根治了污染。看到了真理的人,是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但是佛教徒不向他们祈祷,他们只尊敬那些指出达到真正幸福和解脱道路的启示者。幸福必须靠自己去取得,没有什么人能使别人苦与乐。净与不净,依靠自己,无人能使别人净化,也不能使别人污染。[19] b.jxkx\nt  
佛陀八十岁在拘尸那的娑罗双树间,躺在临终的病床上,看到向他供的鲜花,便对阿难尊者这样说: 3W*O%9t7  
阿难,依法而住之人,生活正确,此为彼等对如来最为之真正的尊敬与供养。阿难,所以你应当依法而住,过正当生活,培修自己。[20] z;x1p)(xt  
佛陀就这种依法而住的教导,明白地开示最重要的是清净身、语、意三业,不仅对证菩提的人以鲜花为供养为满足,尤其在生活上,应以正当的生活方式为生存准则。 (bP\_F5D  
现在佛教徒在佛前或一个神圣对象前供养香花或灯烛,颂念佛陀的无上功德,他不是在向什么偶像祈祷,这些行为都不是仪式或礼拜的目的。花很快就会枯萎,灯焰很快就会熄灭,向他(供花、供灯的人)说话,告诉他:一切缘生法都是无常的。佛像是作为他集中思想修定而为他服务的对象。使他得到鼓励,努力仿效佛陀的品德。那些不懂这种简单供品意义的人,就匆忙作出结论说:“这是偶像崇拜。”再没有什么比这不真实的了。 {. r/tV5IH  
J.尼赫鲁在《自传》中写道: NG!~<Kx   
在阿努拉德普勒,[21]我很喜欢一尊古代坐像。一年以后,我在台拉登监狱时,一位锡兰朋友送给我一张这尊佛像的照片。我将它保存在我的室内小桌上,它成为我一个宝贵的伴侣。佛像庄严、安详的表情,给了我力量,帮助我克服了很长时期的消沉。[22]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52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09-05 21:57
注释: M;Vx[s,#,  
[1] 《相应部》第三卷第一八三页。 y'pG'"U]_  
[2] 《法句》第一六零偈。 8CEy#%7]}  
[3] 《中部》第三八经。 gn(n</ \/O  
[4] 《法句》第二七六偈。  ITbl%q  
[5] 《中部》第二六经。 2? !b!  
[6] 梵文的阿罗汉是“圆满者”、“有德者”,是专门用于佛陀和弟子们圆满证得果位的称呼之一,正如书上所说的,首先是佛陀用这个名字自称,那是佛陀从伽耶到波罗奈为五位苦行者第一次说法的旅途中,在离开伽耶不远的路上,遇见了苦行者优波迦(Upa-ka)。优波迦被佛陀的安祥外表所感动,就问他:“谁是你的导师?你欢喜谁的教导?”佛陀用偈文回答说: 8KoP aq   
“我实世上阿罗汉,无上导师我自己。”他向五位苦行者说法时,第二次用这个名字称呼自己。他说:“我是阿罗汉,是如来,是圆满觉者。” Q G9 2^  
这个名字,只用于完全断除诸漏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佛陀是世界上第一位阿罗汉,就像他对优波迦所表示的那样。 eW >k'ez  
[7] Maggannu(道之知者)、Maggavidu(道之解者)、Maggakovido(道之悟者)。 m5d;lrk@&/  
[8] 《相应部》第三卷第六六页。 TvdmgVNP  
[9] 《长部》第一六《般涅盘经》(Parinibbana-sutta) _TX.}167;-  
[10] G.T.加勒特(G.T.Garratt)编《印度的遗产》第一O页到一一页。(1931年牛津版)。 3*arW|Xm  
[11] 《长部》第一六经。 K{|;'N-1  
[12]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八八页第六五经。参看《增支部》第一卷第六六经和《增支部》第二卷第一九三《拔提经》(Bhadiya-sutta)。 f$WO{ J  
[13] 《中部》第四七经。 PwDQ<   
[14] 所谓六师“外道”之一,是与佛陀同时代的人。关于这些人的故事,阅《长部》第二《沙门果经》(Samannaphala-sutta)或此经译本《佛陀的对话》第一部分。 23+GX&Rp  
[15] 《中部》第五六《优波离经》(Upali-sutta)。 S%%>&^5  
[16] 《中部》第二二经。 .2Rh_ful  
[17] 《中部》第七经。 >J 8?n,*  
[18] 《简明牛津英文词典》(1956)。 'Y"q=@Ei9  
[19] 《法句》第一六五偈。 'mmyzsQ \6  
[20] 《长部》第一六经。 [|F.*06SK  
[21] 在斯里兰卡(锡兰)。 *4(.=k  
[22] J.尼赫鲁《自传》第二七一页。 , H[o.r=  
[23] P.D.奥斯彭斯基(P.D.Ospensky)的《全人类的新模式》第三版第三六O──三七二页(1938年伦敦)。 cIgFSwQ 4  
[24] 《相应部》第一卷第二一四页。 has5"Bb  
[25] 将这与迦叶波(Kassapa)的故事作比较。 +JQN=nTA  
[26] Ye dhamma hetuppabhava d0N7aacY  
 Testam hetum tathagato aha  d;CD~s  
  Tesam ca yo nirodho i,bF e&7J  
  Evam vadi maha Samano. TUk1h\.q  
[27] 《毗奈耶》第一卷第四O页。 7x1jpQ -  
[28] Imasmim sati idamhoti, ~sA}.7  
  Imassuppada idami uppajjati, Bq$bxuhV  
 Imasmim asati idam na hoti, C(gH}N4  
 Imassa nirodha idam nirujjhati. *YDx6\><  
[29] 整个公式有十二支。

菩提树枝 2008-09-07 13:06
先看一点...以后慢慢看.在上班呢.哈哈...

清凉 2008-09-17 15:17
有点长,没看完。 @P@t/  
我现在迷着《藏地密码》呢。我看到里面有“苯教”,还有密宗的一些教。但里面说有些教后来也都在佛教里了。嗯,有时间好好研究下。

清凉 2008-09-17 15:18
唉,我现在又想去西藏了。我要去寻找帕不拉神庙。。。 8"S0E(,mu  
哇,一定很美。。。 e1'_]   
9h9Y:i*Gh5  
(清凉地师兄看着不许说话)

清凉地 2008-10-15 00:54
[s:13] 懒得说!

清凉 2008-10-21 14:16
[s:9] 嘿嘿.阿弥陀佛

清净妙莲华 2008-10-31 20:41
                                                  第三章 佛教的中心思想(四真谛) ,NVQ C=  
    四真谛是佛陀在伽耶菩提树下修定时证悟的。在贝拿勒斯附近的鹿野苑仙人住处(现在的萨拉纳特),他为从前的同伴、五位苦行者初次说法时所讲的,后来才被人知道这则教义。此四真谛构成佛教的基本教义。 ^srx/6X  
1. 苦 (s \Nm_j  
2. 集-苦因 T T29 LC@  
3. 灭-苦灭 Qy9#(596  
4. 道-苦灭之道 aA\v  
    苦的原文为Dukkha(古译豆〖亻去〗)是巴利文[1],译成英文,不能表达其含义。因为没有一个英文字能包括巴利文“豆〖亻去〗”的含义。受苦、苦恼、不满意、病,是一些近义词;痛苦、不幸、悲伤、冲突等,也使用过。“豆〖亻去〗”一字包括所有上述这些意义,甚至还不止此。虽然有人想将这个术语不译,但是为了方便起见,在可能的地方,苦和“豆〖亻去〗”同时并用。细读本章之后,读者可能会了解“豆〖亻去〗”一字在佛陀教义中的意义了。 t/nu/yz5E  
在佛教中,从无知到有知,直到拥有充分的知识,总是含有对四真谛理解的意思。觉悟者被称为佛陀,简单的理由是:他彻底了解了这些真谛的含义。佛陀初次说法,是专门系统地宣说这些真谛的。因为这些是佛陀教义的实质。“像每个有情行走在地上之足迹,因为象之足迹大,有情足迹能包括在象足迹中,四真谛亦如是,包含一切善巧法门(全部佛陀的教义)。”[2] /dtFB5Z"w  
在巴利原典中,尤其是在经藏中,对四真谛曾以多种方式进行详细阐述。如果对这些真谛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你就不能知道佛陀在四十五年中所教导的是什么,对佛陀来说,他的全部教义,只是苦的说明,即使人了解那些存在的痛苦现象的性质,以及摆脱这些痛苦现象的方法。 7@06x+!  
    就是在他同时代的一些修行者和婆罗门曲解他的教义说: eLl ;M4d  
    “行者乔达摩是虚无论者,他宣说有情的毁灭消失。” @mw1(J  
      佛陀听了无一点愤慨或者不满的表示,断然地说:从前(早在为五位苦行者初次说法时)和现在,诸比丘,我只说苦和灭。[3]

清净妙莲华 2008-10-31 20:43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0-31 20:44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0-31 20:45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0-31 20:46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0-31 20:48
        2.受蕴。我们的一切感受,都包括在这一集聚中。受有三种:乐受,苦受和舍受(非苦非乐)。它们的生起,依靠接触。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触物、认识意境(概念或思想),人就有感觉。[16]例如眼根、色境和眼识三者相应时,被称为触。触,意为根、境、识相结合。这些都相应时,就没有力量能够阻止受的生起。 @:lM|2:  
    这是触和受内在联络的性质,但是不能说所有有情从同一物体有同样的感受。一个人可能从一个特殊物体得到一种愉快的感受,而另外一人则可能得到不愉快的感受,第三人从同一物体可能得到的是中性感受(即舍受,既非愉快,也非不愉快)。这就要依靠心王和心所的作用。还有,感官的外境,在一个人的心里引起愉快的感受,等等。另外,对一种感官愉快的东西,对另一感官可能是不愉快的。例如,看起来不愉快的甘美水果,对舌可能是愉快的,等等。因此,我们知道在多种多样的情形中,通过接触,才能决定自己的感受。 -%nD'qy,.  
    3.想蕴。想的作用,是物质和精神的客观物体的承认。想,同受一样,也有六种: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和意想。在佛教中,想没有像某些西方哲学家如培根、笛卡尔、斯宾诺沙和莱布尼茨所用的那个术语,而仅仅是一种感观的想。在认识(这是识的作用)和承认(这是想的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密切关系。当识知道一个物体时,与此同时,想心所就认出物体的不同标记,如是就将它与其他物体区别开来。此种不同的标记在对物体作第二次、第三次认识中是有说明的。事实上,每一次我们都认识到这个物体。因此,是想为我们带来回忆。 SQKhht`M  
    应当注意的重要之点是:想常常在欺骗我们。使人们成为幻想或者是反常的想。 Ve,g9I  
    有一个譬喻将说明这一点。农民在一块田里下了种,就树立一个草人来保护种子。在一段时间内,雀鸟错误地认为那是真人,就不敢落下,这就是想的幻觉。同样,感官和心理上的物体,通过假的印象,欺骗我们的心。因此,佛陀将想象的物体比作海市蜃楼。[17] (3#PKfY+  
        当一种反常的或者是正常的想生起时,都来得比较强烈,而且支配着我们的心,那时摆脱这种想是困难的,但其结果在《经集》中一首偈文有很好的说明:[18] rP@#_(22  
                离诸邪想者,更无烦恼缠; R.~[$G!  
        以慧得解脱,妄想息无余。 =2Y;)wrF  
        持诸邪想者,见起错与妄; >Vuvbo   
        彼住于此世,恒被口角烦。 Dl,QCZeM  
    4.行蕴。[19]这一蕴,除了上述受和想之外,包括所有的心所。阿毗达摩说五十二心所,受和想是其中的两个心所。但它们不是意志活动力,其余五十个都共同被称为行,或称为意志组合。意志在心的领域内起很重要的作用。在佛教中,假如一个行动是没有意志的,那个行动就不作为业来考虑。像受和想一样,行亦有六种,即意志指向色、声、香、味、触、法(心理上的物体)。 |V9[a a*c  
    5.识蕴。[20]它是五蕴中最重要的一蕴。可以说它是所有五十二心所的储藏所。因为没有识,就无心所可用。识和心所是相互关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存在的。 _( W@FS  
    什么是识的作用呢?像受、想、行和意志力的构成一样,识也有六种形式及其不同的作用。它有自己的根和境,正如上面解释的那样,我们的一切感受,是通过官能(根)与外界(境)接触的结果。 0-. d{ P  
    我们知道,意根缘意境,不是像其它五根看到外界可触可想的某些东西。如眼看到色境或可见物体,耳闻声等等。但是意识所了别的是概念和思想世界。官能(根),按照字义讲是“主要的”或“主”,色,只能由眼官能(眼根)看到,而不是由耳官能(耳根)听到,等等。当来到思想和概念世界时,意官能(意根)就是精神领域以内的主宰者。眼不能思考,不能收集概念,但它有助于可见之色,有助于了别色境。 >I5:@6 Z  
    在这里,了解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官能与境物之间是这种作用的关系,应知眼与色、耳与声等,必须通过识的了别。换句话说,感受的物体,没有适当的识和特殊的受性是不能体验到的。现在眼和色都已具备,而能见的识就依靠眼、色而生起。同样,耳与声等,直到意根与意境也是如此。[21]还有,当眼、色和眼识在一起时,这就是它们的相应,就叫做“触”,从触生受,等等(像缘起法所解释的那样)。

清净妙莲华 2008-10-31 20:49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0-31 20:50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0-31 20:53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凉 2008-11-05 09:51
阿弥陀佛,辛苦了师父

清净妙莲华 2008-11-10 22:12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1-10 22:12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1-10 22:13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1-10 22:14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1-10 22:15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1-10 22:15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1-10 22:15
注释: tjDCfJx*  
[1] 梵文中的Trishna,从语源学来讲,这个字同爱欲是一样的。 yuZh ak  
2] 《如是语》。 7/c9azmC  
[3] 也可与《中部》第一卷第五一《正见经》(Sammaditthi—sutta)比较。受生则爱生,受灭则爱灭,导致爱灭的方法是此八正道本身。 r}XsJ$  
[4] 注意迦叶波如何接近佛陀提出问题,是有趣的或者是很奇怪的。佛陀住在王舍城(Rahagaha),一天中午,外出托钵化食。迦叶波远远看到佛陀,走近他,向他致意后说:“我们想问尊敬的乔达摩有关一点事。尊敬的乔达摩是否给我等一个机会听他对我等问题的解答?” G]>P!]  
佛陀说:“现在不是提问的适当时候,迦叶波,我们已经进入村庄(化食)。”但是迦叶波一再重复他的提问,得到的回答是相同的。接着迦叶波说:“我们不会向尊敬的乔达摩提出许多问题。”佛陀说:“迦叶波,你要问什么?” 3%V VG~[  
[5] 巴利文相同支数的公式是:Avija(无明)Samkhara(行)Vinnana(识)Namarupa(名色)Salayatana(六处)Phassa(触)Vedana(受)Tanha(爱)Upadana(取)Bhava(有)Jati(生)-Jara-marana(老死). N07FU\<9  
详细研究见毗耶达西长老着《缘起》(锡兰康提佛教出版社)。 * p,2>[e  
[6] 这两个巴利字Anuloma和Patiloma被译成“顺序”和“逆序”。但是说“逆序”不怎么正确。因为它的意思是从尾到开始,或者说是相对的秩序。 ].*I Z  
缘起支的生和灭,二者都是从头到尾。例如无明生起则行生起,等等;无明灭则行灭,等等。 bdyE9t   
[7] 《相应部》第二卷第一九页。 ')v<MqBr  
[8]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七七页。  .Aa(  
[9] Nagidam attakatam bimbam E1rxuV|9  
Bayidam Parakatam agham’ ?pp|~A)b  
Metum Paticca Sambhutam, 6%UhP;(  
Metu Bhanga rirujjhati. \kksZ4,  
《相应部》第三卷第一三四页。 |^kfa_d  
[10] 《增支部》第二卷第八O页。 ,OaPrAt-  
[11] 《相应部》第三卷第一四九页、第一五一页;《相应部》第二卷第一七九页。 F5EsaF'e4  
[12] 《长部》第二二经。 \}}) U#   
[13] 《经集》第六一偈。 )XL}u4X  
[14] 罗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的《塔姆奥香特》(Tam Oshanter)。 -MH~1Tw6Z  
[15] 《法句》第二一六偈。 L+$9 ,<'[  
[16] 《增支部》第三卷第四一五页。 ;Quk%6;[N  
[17] 《增支部》第三卷第四一五页。 K.2l)aRd  
[18]《中部》第一三五经。 g:>Mooxzi  
[19] 《中部》第一三五经。 %'i`Chc^!;  
[20]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七三页。 C{Er%  
[21] 见前第三章。 9"mcN3x:\e  
[22] 《弥兰王问经》(Milindapanha)。 sAU!u  
[23] 缘起公式的第三支。 _0]{kB.$_  
[24] 《中部》第三八经。 \HZ]=B#0  
[25] 这种见解在《中部》第三八经中讨论。 FrBJv<  
[26] 《中部》第四三经。 z> ./lu\  
[27] 《法句》第一五三、一五四偈。

清净妙莲华 2008-11-10 22:32
                                                第五章 第三真谛──灭 n9Xssl0  
      在第三和第四两章中,我们讨论了苦和苦的起因──集。现在让我们来详细了解灭的意义,这就是大家所要知道的涅盘。按照语源学的意思,涅盘是Ni+vana或Nir-va,就是断除爱欲、得到自由,与爱欲分离,达到寂灭。 vg/:q>o  
    虽然巴利文和梵文语源学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专门术语,但不能帮助我们证得涅盘的妙乐。在下一章,我们将会看到,证悟是来自戒、定、慧的修习。涅盘是一种体验,由于它的玄妙,不能用语言解说。它是超世间的,绝对的,无为的。证得涅盘的方法,只能由每个人去体验。 ?~>#(Q  
    不用说涅盘,就是一点简单的东西,如一个人对糖的味道,不告诉他去读关于化验糖的书,他事先没有经验,是不能知道的。但是假如放一点在舌尖上,他就会知道糖的甜味,过多关于糖的理论就没有必要了。 K1K3s < y+  
    什么是涅盘?这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一开始就欢喜提的问题。这不是今天或昨天的问题。聪明的答案可能会有,涅盘被用各种明显的专门名词来说明;但是没有一种说明会使我们丝毫接近涅盘,因为涅盘是离言绝思的。比较容易和比较保险所说明的涅盘不是涅盘,因为涅盘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涅盘不可以言喻,它是无法表达的。我们试图说它,就要用字,而字的意义是有限制的。字与宇宙有关系,绝对的实际涅盘,是通过最高的精神修养和智慧证得的。是超越世间体验的,是非语言所能表达的。既然如此,那又为何写它呢?那是为了防止对佛教涅盘思想的误解。

清凉 2008-11-11 16:33
先顶下,回头慢慢看吧....

清净妙莲华 2008-11-16 22:34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1-16 22:35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1-16 22:35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1-16 22:35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清净妙莲华 2008-11-16 22:36
      佛弟子优陀夷尊者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舍利弗尊者对诸比丘说:“诸友,它是涅盘,是快乐。”接着优陀夷问:“但是,朋友舍利弗,因为此中无受,如何快乐?”“朋友,此中无受,这正是快乐。”[30]舍利弗尊者的这种说法,得到佛陀另外一位弟子的完全支持,他说:“不论领会、感受什么,一切都是苦。”[31] yo\R[i(  
        达到灭苦(证入涅盘)[32]道路的重要步骤,已由佛陀指出,这就是注意精神修养的方法,这样就可产生真正的快乐,从烦杂的生活中得到无上的安静。这条道路确实十分艰难。但是,我们果能坚持不懈,完全自觉地小心看着脚步走,总有一天会达到目的地的。婴儿学舌、学走路有困难,要慢慢来。一切大人物也是如此,在到达圆满的长征道路上,要经过失败到成功,要一步一步地走。 A-5xgp,  
瑜伽行者兴正念,回忆往昔生活面;即使今日尚如此,但后仍可获涅盘。[33]
------------------------------------------------------------- tHF -OarUO  
注释: *&$J.KM  
[2] 《中部》第二六经;《相应部》第一卷,第一三六页。 >*jcXao^  
[2] 《相应部》第五卷第四二一页。 ? yL3XB>  
[3] 《相应部》第三卷第一九O页。 8 MIn~  
[4] 《相应部》第一卷第三九页。 Cjh0 .{  
[5] 《中部》第二八经。 3r{3HaN(^'  
[6] 此处优波离(Upali),意为五蕴。 a?Q\nu1  
[7] 缠(Bhavanetti)是爱欲(Tanha)或渴望的同义语。 Yj%hgb:)  
[8] 此处法实体,意为阿罗汉果位。 kKbq?}W[  
[9] 《如是语》第三八、三九一。 YU =Q`y[k  
[10] 《中部》第三卷第二八O经;《相应部》第四卷第四七、一O七页;第五卷第四二三页;《毗奈耶》的《大品》。 ITcgp K6k  
[11] 《增支部》。 U^qQ((ek  
[12] 参阅那阿罗汉(Arahan Sona)的话:“色、味、声、香、触……不致使坚强者烦恼,其心坚决,完全解脱。”(《增支部》第三卷第三七七页)。 Ziclw)   
[13] 《自说》第八卷第九页。 a%\6L  
[14] 《法句》第三九偈。 <sU?q<MC  
[15] 《经集》第一一《吉祥经》(Mangala-sutta)。 6T-h("t  
[16] 《自说》第八卷第三页。 #G</RYM~m  
[17] 《自说》第八卷第一页。 B4tC3r  
[18] 《经集》。 <( "M;C3y  
[19] 《经集》第七五八偈。 nV/8u_  
[10] 《相应部》第四卷一九五页。 A0mj!P9  
[21] 《如是语》第二卷第一二页。真实见《义疏》。 b02V#m;Z  
[22] 《中部》第一四O经。 m A cny$u  
[23] Ratana-sutta(《宝经》)、《经集》第一四偈。 E}^np[u7  
[24] 此处意为过去和新的业。 9;W 2zcN  
[25] 此处胚芽意为再生识。 WBb@\|V|  
[26] 据说佛陀说这些话时,他看到一盏灯熄灭。 Sq#AnD6To  
[27] 《法句》第九二、九三偈。 8 $5 y]%!  
[28] 《经集》第一O七六偈,与佛陀答复婆蹉(Vaccha)的话比较:说他(阿罗汉)转生不适合,说他不转生亦不适合。《中部》第一卷第四八六页第七十二经。 YUGE>"{  
[29] 《中部》第三卷第二八O经;《相应部》第四卷第四七、一O七页。 }s+ t*z  
[30] 《相应部》第四卷第四一四页。 KGM9 b  
[31] 《相应部》第二卷五十三页。 |3LD"! rEx  
[32] 就是说佛陀逝世以后。 &,v- AL$:Q  
[33] 《长老偈》第九四七偈。

清凉 2008-11-20 10:43
弟子要学的知识太多了````我接着慢慢看. L{pz)')I  
师父辛苦了.

清净妙莲华 2008-11-24 22:09
                                              第六章 八正道的三部分 |Do+=Gr$t@  
      佛陀入灭之前,对围绕在病榻旁的弟子们说:我已为汝等制定法和毗奈耶,我入灭以后,汝等以此为师。[1] ]e t ]Vkg  
      从这一点,已清楚地看出,佛陀的生活方式和他的宗教制度,全包括在法与毗奈耶之中。毗奈耶包含着美德、语言和身行,它是佛教行为的准则。这就是一般所知道的戒,或者叫做道德修养。法是为人的精神修学而说的,就是定和慧,或者叫做精神集中的发展。戒、定、慧三种是基本教义,潜心修学圆满以后,就可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升华,引导他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有欲变成无欲,从混乱得到安宁。这三种反应不是孤立的,而是“道”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历劫诸佛的言教中是明确而清楚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2] ;C  ^!T  
        这些经常引用但又新鲜的话,简单地表达了佛陀的教义,为我们指出了达到清净和解脱的道路。这就是一般所提到的八正道。虽然有些人欢喜称这为八圣道,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圣”字,并不代表任何种族、种姓、阶级或部族。它只是表示高贵或优越。 #}PQ !gZ  
    八正道可以分为戒、定、慧三部分。[3]这种道,惟有佛教独具,也是区别佛教与其他宗教和哲学的分水岭。

清净妙莲华 2008-11-24 22:10
                          道的八种成分是:[4] T }}T`Ce  
1.正见    慧 Wtwo1pp  
2.正思维    Ir\P[A  
f]pHJVgFV  
3.正语    戒 qix$ }(P  
4.正业    )_&P:;N  
5.正命    zAW+!C .  
*5QN:  
6.正精进    定 /3`yaYkSh  
7.正念    YujR}=B!/  
8.正定    sH'IA~7   
      佛陀第一次说法[5]提到这种道时,称之为中道。因为此道避免了两种极端:纵欲享乐,是低级的,世间的,这是一种有害的极端;在严格苦行主义的形式下,自我折磨,是痛苦的、低级的,这是另外一种有害的极端。 oW5Ov  
    菩萨的宫廷生活,是在歌舞、豪华与快乐之中。他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知道,感官的快乐不能导致人类的真正快乐和解脱。他作为苦行者,修了六年的严格苦行,为探求人生真谛和最后解脱,是那么热心修行,但毫无结果。可以说他的苦行,是毫无用处的白费力气。他避免这两种极端,遵循一种道德与精神修养的道路,用自己亲身的体验所发现的中道可总分为上述三部分。 2jVvK"C  
在这一章中,简单叙述这三部分的情况,探讨其目的及构成这条道路的八种成分。至于各种成分的详情,将在以后各章中讨论。 `<3%`4z/  
      应当经常记住“道”这一术语,只是一种譬喻的表示。虽然习惯上我们说走路,但最终的意思是八步,意味着八种心理因素。它们相互依赖和相互关系,在最高水平上,它们同时发生作用。八正道,不是要按照数目字顺序一个接一个来修持,而是在比较低的水平上,每一种因素都必须有某种程度的正见。因为正见是佛教的重要之点。 QO/nUl0E  
让我们首先听一听佛陀的这些话吧: =dT  #x  
  诸比丘,我等由于不懂四法,未看清四法,汝等与我都在此生死轮回中流转了如此之长的时间,游荡了如此之长的路程。何为四法?戒、定、慧与解脱。但是,诸比丘,当懂得并看清四法时,断除的是生死爱欲,不再有生死。[6] :[:*kbWN-  
      佛陀又说: 9xN`  
    诸比丘,定由戒支持,带来甚多果实,带来甚多优势;由慧支持之心,完全从贪欲、有、邪见与无明中获得解脱。[7]

清净妙莲华 2008-11-24 22:11
      佛陀的这些话,说明戒、定、慧的作用和目的。解脱意味着毒害人类心灵的贪、嗔、痴三根本烦恼息灭的生动体验。这些根本烦恼在戒、定、慧中被消除了。 mP] a}[  
    这就很清楚,佛陀的教导,其目的在于最高的清净,在于圆满的精神健康和摆脱一切腐败堕落的冲动。这种腐败堕落思想的解脱,这种从病患中得到解脱的主动权,绝对、完全掌握在人们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在别人或神的手里。即使是正觉的佛陀,除了向你指出道路之外,他不能将你从生死轮回中拯救出来。 p)qM{`]G\  
  佛教的“道”是戒、定、慧,这是经中提到过的三学。戒、定、慧本身不是目的,它们是达到一种目的的手段,每一种不能单独起作用,就像一个三脚架,假如有一只脚不支撑,它就要倒在地上。所以,这里任何一方如没有他方的支持,是不能起作用的。这三学也一样,是互相支持的。戒或者有控制的行为加强定,定又促进慧。慧帮助人摆脱对事物的愚痴看法──如实看待生活,那就是分析生活与生活有关的一切法都是生灭的。 s $JO3-)  
    很清楚,法和戒或知识和行为互为作用,二者构成单一的生起过程,如手洗手,脚洗脚;同样,行为净化智慧,智慧净化行为。[8]佛教学者要把这一事实牢记心上,因为有一种倾向,尤其是在学术界,认为佛陀的教义,只是一种空谈,一种形而上学的主张,没有实际价值或者重要性。 `Hx JE"/  
    但是佛教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净化人的语言、行动和思想的认真程序,它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净化,注重实际效果,而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空谈、逻辑上的抽象思维或甚至只是一种思想。

清净妙莲华 2008-11-24 22:11
      佛陀严重警告他的弟子们,反对教条而不实践的作风,他说: P8X59^cJ  
            虽多诵经典,放逸而不行,如牧数他牛,自无沙门份。 AZE  
            虽诵经典少,能依教实行,具足正知识,灭除贪嗔痴, G+1i~&uV  
            善净解脱心,弃舍于世欲,世界或他界,彼得沙门份。[9] g5;Ig  
        这些清楚地表明佛教的生活方式和抓住究竟真理的方法,是从无明到明的完全觉悟。佛教不只是学术的知识发展,而是引导信徒们达到菩提和究竟解脱的实际教义。 m@y<wk(  
    佛陀关心有情甚于关心无生命的自然。他的唯一目的是揭开生死之迷,解决人生问题。这,他已经在完整的四真谛──生命的永恒不灭的真理──中说明了。 &X6hOc:``\  
    他对那些追求真理的人,尽力传授真理的知识,但他从来不将这些知识强加于别人。他从不强迫或劝说人们跟他走,因为强迫于他教导的方法无益。他不鼓励弟子们盲目地相信他,而是希望他们考察自己的教义。此种教义邀请探求者“来看”。是看,是理解,而不是盲目信仰,只有这样,佛陀才赞成。 \>tx:;D3  
    了解内在的世界,必须发展内部的意根。佛陀说,“注意你的心。”[10]“智者自调御”。[11]

清净妙莲华 2008-11-24 22:11
      现在各方面都在不停地,以改进世界。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精力和决心推行他们的方法和实验。现代的发展已经产生了惊人的结果。所有这些发展,虽然有它们的优势,但完全是物质的和外界的。 KRM:h`+-.-  
不过,在这种人的身心结合的内部,有许多没有发现的惊奇东西却花费了科学家的许多时光。 fCbd]X  
    真的,科学家努力改造的世界,根据佛教的思想,它各方面的环境和半径范围,有那么多的变化,却不能使人们摆脱内心的悲伤。 Q0%s|8Jc  
    我们的生命因年老而衰弱,甚至窒息而死,这是必然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是那么隐藏在其中──甚至像绿色对青草和苦味对奎宁,不是所有魔术和科学力量能够改变的。外界阳光的永恒光辉,只有那些看得见光明的人才能使用,他们用于行为修养,通过生命暗淡和沮丧的隧道时,照亮他们的道路,让他们沿着道路前进。 +xuj]J  
    今天,世界人民注意生活性质的变化。尽管他们看到变化,但他们未能铭记在心,行动起来往往不能冷静地辨别。虽然变化使他们不愉快并一再提醒他们,但他们仍追求生死轮转的迷途生涯,在痛苦中挣扎以致受尽折磨。 z~th{4#E ;  
    总之,一个科学家或一个普通人,假如他不懂行为的重要性,不懂有益于身心健康,没有努力的紧迫感,不知道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上的必要性,离佛陀的有关教义是那么遥远,他就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在赢得生命竞赛和涅盘的永恒妙乐以前,他必须克服许多困难。

清净妙莲华 2008-11-24 22:12
          对内心世界的了悟,科学对我们的帮助可能不大,究竟的真理,不能在科学中发现。对科学家来说,知识对这个有感觉的生命,是更能束缚他的东西。所以,知识不是知识的储存,对认为世界有适当前途的人来说,首先与生活有关的不仅仅是空谈或者进入想象中的高等幻想境界,而是要从苦难和痛苦中获得快乐和自由。对他来说,真正的知识所依靠的中心问题是:这种学习是否以现实为根据?在精神安稳和平静的征服中,在真正的快乐中,它能否对我们有用? VsDY,=Ww  
    对内心世界的了解,我们需要指导,需要一位正当的真实先知指导。他的见识清楚,眼力深,渗透到生活的最深底层,认识到在一切现象之下的真实性质。他是真正的哲学家,是真正的科学家,他已经充分掌握了变化规律的内涵,已经将这种理解变成人可以理解的最深真谛现实──三法印:无常、苦、无我。他不再会被可怕的或者暂时的事物所迷惑,被感情支配不自主而混乱。他对现象不可能再有模糊看法。因为,他已经有了正观之智,不会再有错误的看法了。 NcX`*18  
    佛陀就是这样的先知,他指明的解脱道路,对所有用眼看、用心理解的人都开放。这不同于其他“拯救”之路。因为佛陀教导每个人,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只能对自己的解脱负责。 tHEZuoi  
    人类的内外都被缠结所迷惑,佛陀切实的补救办法,简单地说是这样: w8bvq TQ  
      谨慎小心的人,全力遵守戒律,发展定与慧,就会成功地解决缠结。[12] +OZ\rs  
佛陀对他直接领导之下的六十名阿罗汉弟子最重要的训诫就是应为多数众生幸福与快乐而弘扬的“法”,为世界发悲心。[13]佛陀的全部教义充满着慈悲的明显特征。

清净妙莲华 2008-11-24 22:13
        道路的初级阶段是“戒”,是以这种慈悲为其基础的。为何一个人力戒伤害别人,或抢劫别人的财富?这难道不是因为爱自己和爱别人吗?为何一个人援救穷苦人和遭受灾难的人?难道这不是对那些人发悲心吗? P5W58WxT'  
    止恶行善是戒的作用,[14]是佛教教导的行为准则。此种作用是慈悲行所不可缺少的。戒包含心的品德,例如爱、谦虚、容忍、怜悯、仁爱和对别人的成功感到愉快,等等。定和慧是与行为上的戒律有关系的。 wlEK"kKU  
    如上所述,八正道的三个因素(第三、第四和第五)构成佛教的行为准则(戒):它们是正语、正业和正命。 ?K Wo1  
    正语:(A)戒妄语,经常说真实说;(B)戒搬弄是非,是非话,引起不和睦与不协调,说有助于团结与协调的话;(C)戒粗恶语,要说慈和与文雅的话;(D)戒瞎说空谈,要说有意义和无过失的话。 p*U!94Pb  
    正业:(A)戒杀;(B)戒盗;(C)戒邪淫。即修悲心,只取所给之物,过清净贞节的生活。 - LB }=  
正命:戒错误的生活方法。此种错误方法,给他人带来伤害和痛苦,如(A)买卖武器和凶器;(B)买卖动物屠宰;(C)买卖人口(即买卖奴隶,这在佛时就流行);(D)买卖麻醉饮料;(E)买卖毒品。要以无过失的职业谋生,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这些因素的详情,在以下各章讨论)。 Fd<eh(g9P  
    从这些佛教伦理学的大意看,很清楚,佛陀制定的行为准则,不单纯是禁止,而是坚定要做好事──一种有为全人类幸福安乐的善良愿望的生活方式。这些道德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团结与和睦,促进人民内部正当的关系,使社会安定。 o?^Rw*u0/  
    这种行为准则(戒)是佛教生活方式的第一步垫脚石,它是精神发展的基础。想修定的人,应当精勤于戒律的修习。因为戒给精神生活以营养,使精神稳定和安静。

清净妙莲华 2008-11-24 22:14
        在达到解脱的道路上,下一步是精神修养的定。定包含八正道的三种因素,它们是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第六、第七、第八)。 r5y*SoD!  
正精进是坚持努力:(A)未生恶令不生;(B)已生恶令弃舍;(C)未生善令生;(D)已生善令增长。 P26"z))~d  
    所以,以上六种因素的作用是作为警戒,检查一切不健康的思想行为,是培修、促进和保持一个人的心中生起健康思想的。 }D-jTZlC  
    掌握自己语言和身体行动的谨慎人,现在通过戒律,以各种努力来细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因素和避免分散思想。 =ui3I_*)  
    正念适用于有关注意力的鼓励:(A)身随观;(B)受随观;(C)心随观;(D)法随观。 <`?%Cz AO  
由于这些“道”的因素互相依赖、互相合作,正定帮助正精进,它们检查不健康思想的生起,发展已有的好的和健康的思想。警惕自己的行动、语言、身体和心理的人,避免一切不利于精神进步的东西。这样的人,思想上是不能懒惰、不能因循苟且的。有名的《念处经》全面讲了这四念处。[15] F:~@ e(  
正定加强心理安定,好比无风处一盏不颤动的灯火。常住定中,使其不动不乱。正确地修定,是保持心王与心所的一种平衡状态。修定者面临许多障碍,但是由于有正精进和正念的支持,完全定下来的心就能够排除这些扰乱人心的障碍。完全定了的心,不会被境物所分散。因为他们用正当的洞察力,如实看待事物。[16] ght3#  
    瑜伽行者就是这样控制自心,而不让心控制自己,培修真正的智慧。此智慧包括八正道的前两种因素──正见和正思维以及最后部份。 F,V| In  
    思惟包括出离思惟、无嗔思惟和无害思惟。培修这些思惟,将这些思惟扩展到一切众生,不分种姓、种族、部落和信仰。由于它们包括一切人,不存在任何限制。这种高尚思想的光辉,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dkeMiL m  
    一个人可能是聪明的,有学问的,但是假如他缺乏正确的思惟,根据佛陀的教导,他是一个蠢人,而不是有理解、有智力的人。假如我们以冷静的眼光看事物,我们会懂得自私的愿望、仇恨和暴力不能与真正的智慧同时存在。正见或者真正的智慧,总是渗透于正确的思惟中,而不会没有它们。


查看完整版本: [--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 [-- top --]


Powered by Lxwa © 2008 DoTFD
G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