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Pages: ( 1/2 total )
本页主题: 佛说无量寿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佛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9 点
银子: 73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小时)
注册时间:2017-05-04
最后登录:2021-04-02

 佛说无量寿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

0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节选) tZ{q\+h  
曹魏康僧铠译 kpMM%"=V  
      JMe[ .S x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f`";Q/rG  
>~bj7M6t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b+#~N>|  
M&\?)yG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IKe<{w  
l?<z1Acd&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a0W\?  
ZCF-*nm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五卷 36Y[7 m=  
宣化上人著述 OU3+SYM  
F>-@LOqHy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Xq)%w#l5?  
  大势至法王子,和他的同伦,五十二位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对佛说他证圆通之法门。 g4qdm{BL  
I!0 +RP(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5 nIlG  
  我回想无量数劫前,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又有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在一劫内,总共有十二位佛,相继出世。最后这位超日月光佛,他教我念佛法门,我遂得入正定,所以叫做念佛三昧。 fvfVBk#  
4 AmF^H  
WsDe0F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六卷 =Bqa <Js  
宣化上人著述 "^e?E:( 3  
:mHtK)z~  
m-FDCiN>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uJ5  
      当大势至菩萨说完念佛法门后,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对佛说。 >"{zrwNq  
  观世音菩萨是以能观之智,来观所观之境。能观之智是自性智慧,所观之境是众生的音声。是苦是乐,是悲是愁,包括种种声音。 Nn7@+g)  
|(ju!&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TprPU39  
  我回想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有位佛出世,名号为观世音。我在他的面前发大道心,不求人天福报,乃至声闻缘觉,而是一心求最上乘觉道之果位。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之法门修行。闻是能闻之闻性,思是以正智来思惟,不是用第六意识的思想,用坐禅的功夫来修。一味反闻闻自性,注意能闻之根性,就可以渐渐地得入正定。
Posted: 2017-12-05 14:08 | [楼 主]
佛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9 点
银子: 73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小时)
注册时间:2017-05-04
最后登录:2021-04-02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s$6#3%h  
f'U]Ik;Jy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s'4p+eJ  
WQL`;uIX  
      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Posted: 2017-12-05 14:09 | 1 楼
佛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9 点
银子: 73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小时)
注册时间:2017-05-04
最后登录:2021-04-02

 

      佛说阿弥陀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4/|=0TC;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Vt u8f  
(J*0/7 eX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节选)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 &pz8vWCk  
Km-B=6*QY  
    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 ?2;G_P+  
? |dz"=y  
    当我看到“闻般若波罗蜜”这个“闻”字时我就想到了“欲入念佛三昧。当先观世音菩萨的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如说修学然后能入大势至菩萨的念佛三昧。”一行三昧就是念佛三昧。 OpQa!  
eGil`:JY"  
    有了这种功夫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有信心了。 kpu^:N &  
Qrh9JFqdG6  
    印光大师: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愿)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迥。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确证。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也。(增广文钞卷一复濮大凡居士书)
Posted: 2017-12-08 13:15 | 2 楼
佛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9 点
银子: 73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小时)
注册时间:2017-05-04
最后登录:2021-04-02

 

    佛说无量寿经 卷上(节选) p'*UM%@SIY  
4KnDXQ%  
曹魏康僧铠译 Zpmy)W]1  
DV l: s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八) -tQ|&fl  
4Q5v8k=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十九) ;+U9;  
Cn<x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二十) uM8gfY)OI  
jo~Pr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v[- KjTj7  
0bE_iu>f'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j*{bM{~T<  
>. Y ~F(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 G. }yNjL8  
大方便品第六十九(节选): F@BNSs N=  
"^H+A-R[  
  须菩提言:“世尊,是名菩萨摩诃萨略摄般若波罗蜜。世尊,是略摄般若波罗蜜中,初发意菩萨摩诃萨应学,乃至十地菩萨摩诃萨亦应学。是菩萨摩诃萨学是略摄般若波罗蜜,则知一切法略广相。世尊,是门利根菩萨摩诃萨所入。” $m>e!P>%u  
   v6:DA#0  
    佛言:“钝根菩萨亦可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可入是门,是门无碍。若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懈怠、少精进、妄忆念、乱心者所不能入,精进、不懈怠、正忆念、摄心者能入,欲住阿毗跋致地、欲逮一切种智者能入。 \w3wh*  
? &O$ayG77  
    佛说阿弥陀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Posted: 2017-12-12 11:39 | 3 楼
佛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9 点
银子: 73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小时)
注册时间:2017-05-04
最后登录:2021-04-02

 

      印光大师在续编卷下《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中开示: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P*SXfb"HC  
T*IudxW  
    当我看到这段开示时, 我就想起了我写的“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 o;.-I[9h]  
dY,'6 JzC  
圣严法师文摘: 2Y+*vNs3  
  《楞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透过耳根成佛的境界,也是耳根修持的至高法门。它包含了两个层次: "hfwj`U  
    第一个层次,观无声之声。 fh~&&f}6  
C\{4<:<_&  
    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名为「光音无限」,出现于禅定初期,未入真正的禅定前,此时,会见到柔和清净的光明,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可以称之为「元光」或是「天籁」,它是由内视及内听的功能与宇宙频率的交感所得的反应。 dZW:Cf 9K  
    通常,它发生于打坐渐深,渐入定中的状态。初初聆听水声,水,水,水,水……逐渐水声消逝,听不见了,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 ^tv*I~>J!  
  1}6pq 2  
    第二个层次,即是「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2B4c :jJ  
K  +~  
    那便是「反闻闻自性」。一般人用耳朵、耳根倾听,因此,总是往外的,听著外面的声音。「反闻自性」,却是完全放下耳根,向内听闻「自性的声音」。 181P;R=}<  
Y'-Lt5SCS  
第一个层次,观无声之声. 1jL?z6S  
$3L7R  
    下面写我自己怎样观无声之声: MWl@smRh  
  G<-.{Gx)  
    以前在网上看佟爱国老师《如何念佛调息与真干》。他说深吸一口气,然后一字一字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完了气也呼完了。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我听明白了,我以后就是这样用念佛的方法观无声之声,有时念一个字后观很久等到有妄念来了,才念下一个字把妄念打断。有时也用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观无声之声不管在什么地方一有时间就观,因为坚持下去终于有一天晚上刚睡下床上就听到一种比第一次听到的更清楚的音声,从此经常听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Bg`b*(Q  
  8<^,<?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才让我真正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让我踏上观世音菩萨驾驶的开往极乐世界的快车,写到这里我很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lcr=^  
L,WK L.  
=8iM,Vl3  
第二个层次,即是「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 ;<FfS  
BXdT;b"J(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1D-Bc\Q  
      [ACYd/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 qSQjAo4t@  
      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EC m  
   \||PW58j  
      佛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 !-QKh aY  
   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 WFkXz*7B  
;#;X@BhS  
    可以用耳根这一门反反复复依次第修习观、练、熏、修这四种禅定。由浅入深,解动、静、根、觉、空、灭。到六结尽解,五阴全破,妄尽真露,就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得证圆通了。
Posted: 2017-12-14 12:54 | 4 楼
佛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9 点
银子: 73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小时)
注册时间:2017-05-04
最后登录:2021-04-02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节选) xWDwg@ P  
曹魏康僧铠译 rdK.*oT  
      {5to;\.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7Hf+G  
f5G17: Q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hE=cgO`QU  
_])1P?.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tSg#2  
?LZ)r^ger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lOsZA  
nyIb8=f  
,^+3AT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四卷 q)P<lKi  
宣化上人著述 WaH TzIa[  
qYpHH!!C=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 4yknX% [  
         这时,佛怜悯在会得到小乘果,而对于菩提心,还未得到自在和还未开悟的人,及为了将来,佛灭度以后,末法时代的众生,想要发菩提心修道的人,乃开示一条最上乘的微妙修行道路。 )QX9T  
  H[Qh*pq2  
      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2<y -cQ?>  
   #>233<  
      佛即开示阿难及在会诸大众,你们既然决定发菩提心,要知道佛法中的不可思议妙三摩提,即楞严大定,立志勤求,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但首先应该明白,发菩提心的基本初心,和二点决定性的义理。什么是二点基本初心,决定性的义理呢? 46 77uy  
   iBZ+gsSP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W6a2I  
   ic3qb<2  
      阿难!第一义者,如果你们决定舍弃声闻缘觉小乘法,不愿再沉滞于空寂,而欲修菩萨大乘,进入佛的正知正见,首先应该仔细观察,发心的动机,和证果时候,得到正觉的真心,是相同呢?还是不相同呢?(果地即菩萨境界。) J)R2O4OEd  
M0^r!f>O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bk8IGhO|m!  
   v.\&gn(  
      假若在因地最初发心的时候,用生灭心,即第六识攀缘心,作为修行的基础,而想证入不生不灭,常乐我净,佛的境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Posted: 2017-12-14 12:54 | 5 楼
佛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9 点
银子: 73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小时)
注册时间:2017-05-04
最后登录:2021-04-02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 A\=:h  AQ  
"r[Ea|  
  阿难!你现在要想从见闻觉知的功能上,回来契合自性,本来常乐我净的佛境地。 UboOIx5:  
]qXfg c  
  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r*WdD/r|  
!1!uB }  
  应当先行拣去哪些是死生根本,择取哪些是不生灭性,然后依据本来不生不灭之根来扭转虚妄而生灭之识,才能修成圆满清净湛然的自性。 #|'8O  
Q,s,EooIx  
  佛示以合识用根,这是楞要经要旨。识心若不舍除,不能修成大定。根性若不取用,不能证得涅槃。所以要舍弃生灭,守于真常,依不生灭,为因地心,才能修证。 p,xM7V"O)  
2)U3/TNe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p*>[6{$3)O  
~>C!l k  
  用你的不生灭圆融湛性,即是见性闻性,来旋转虚妄生灭的妄想作用,并降伏无明烦恼,还归于原来的本觉自性。得回还本光明而觉照的不生灭性,来作修学佛法的因地发心,这样用功修行,才能圆成果地,而得证无上菩提。 ZI5UQH/  
hwexv 9""  
  将自己圆湛的不生灭性,时时刻刻不要外照向外驰求。但要内照本源心性,即反闻闻自性,才可以旋浊还清,旋妄归真。
Posted: 2017-12-22 13:02 | 6 楼
佛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9 点
银子: 73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小时)
注册时间:2017-05-04
最后登录:2021-04-02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 EK#w: "  
ka]n+"~==\  
  第二义就是你等在座诸声闻、缘觉、有学位者,现在必定想要发大乘菩提心,回小向大,行菩萨道,生大勇猛心,不要不进不退,不要向前走二步,向后退三步。要有勇猛心,不怕种种困难,甚至死都不怕,勇敢向前争取最后胜利,决定捐弃小乘诸有为相。要有决定性,不要一脚踏两支船,要往江北,又要往江南。有为相即有为法,有为法会变坏,无为法才不会变坏。如虚空无相,故不变坏。在佛经里多数引用虚空,因虚空也是代表如来藏性。 hI?<F^b  
2!jbaSH(+  
  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 0:ITz  
(/uL6W d0  
  应当详细审察什么是烦恼的根本,使你从无始以来,造业而托生,发生业果而轮转于生死中,究竟是谁作谁受呢?谁作业谁受报都是自作自受的。 EkJo.'0@  
 u0i @.  
  什么是烦恼根本?吾人从无始以来,就有二种无明,一是发业无明,一是润生无明,发业是造业之因,能发出现行之业用,即十二因缘过去之无明。润生是业之缘,二缘会合,就能润今生以受生,如十二因缘之爱取,即中阴身投胎时之一念爱想。这都是烦恼生死根本,也是由六根对六尘而引起六识,因而起惑造业,依业受报,轮转生死,没有停息。 ;7qk9rz4  
fF>H7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5Lue.U%a  
(spX3n%p  
  阿难,你修菩提觉道,如果不详细观察,烦恼的根本来源,就不能知道虚妄之四大五蕴、六根六尘等从何处生出颠倒。颠倒的原因尚且不晓得,怎可以降伏烦恼而证得佛的果位。
Posted: 2017-12-22 13:03 | 7 楼
佛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9 点
银子: 73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小时)
注册时间:2017-05-04
最后登录:2021-04-02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节选) H4%wq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ImS@!Ajjx  
  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EQ7cK63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e.bh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rrjA$P<v  
a z`5{hK  
    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我写到: ECl[v%R/6  
'"I"D9;9  
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来念佛。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也可以用修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坚持下去会听到一种自然之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就容易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 I\4 I,ds  
/ZD/!YD&R  
    观世音菩萨就是教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坚持下去反闻功夫到了的时候,自然就能入一行三昧。有了这种功夫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有把握了。
Posted: 2018-02-23 17:02 | 8 楼
佛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9 点
银子: 73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小时)
注册时间:2017-05-04
最后登录:2021-04-02

 

      佛说无量寿经 卷上(节选) \QHM7C T  
曹魏康僧铠译 `L:wx5?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x-kF_  
      po{f*}gas]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R$PiF1ffj  
    q^,^tw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nar=\cs~g  
}_u )3X.O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六卷 'zRd?Z>%  
宣化上人著述 'd/A+W  
      FUMAvVQ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6`EyzB%.$  
ujDAs%6MZ  
  世尊,我既得到真实圆通,再历位进修,终于证到无上佛道,故又能得到任运自在,不假作意,不可思议之神妙德相。 Hjlx,:'M  
MLL2V`vBT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x37r{$2  
z#O{rwnl  
  第一种无作妙德:我修反闻功夫,初从入流照性,以反闻自性之始觉妙理,来照自性之本觉妙智,理智双妙,合而为一,故得妙妙闻心。这时,这颗微妙心精,脱离能闻之根与所闻之境,即闻所闻尽,就能六根互用。见、闻甚至鼻嗅、舌尝、身觉、意知,都不再分隔。六种知性,混成一个圆融清净的宝觉。故此我能一身而现多种的容貌,又能说无边的秘密神咒。
Posted: 2018-02-23 17:02 | 9 楼
« 1 2» Pages: ( 1/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洞天福地社区 » 人间菩提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