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佛说八大人觉经导读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佛说八大人觉经导读

0
佛说八大人觉经导读  第一 aSkx#mV  
                                                妙  华 G5#}Ed4  
UX`DZb +^  
佛说八大人觉经 qmeml_(W  
.l=*R7~EU  
、梵语(印度的一种官方语言,古印度人民认为自己是大梵天王所生,故说的语言也叫梵语)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意译为觉。觉有三义:自觉,自己觉悟,不同于凡夫、外道或不觉,或邪觉;觉他,自己觉悟的同时还帮助他人觉悟,不同于二乘人的只求自己觉悟,而不帮助别人觉悟;觉行圆满,佛陀的的觉悟与修行都已经圆满无缺,不同于菩萨的觉悟但不圆满。又有觉、正觉、无上觉:觉者,异于凡夫的不觉;正觉者,异于外道的邪知见,邪觉;无上觉,异于菩萨、二乘人的不圆满觉悟,唯佛是无上究竟的觉悟。这里的佛就是指本师释家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623年,入灭于公元前584年。名乔答摩·悉达多,意译为一切义成就,一切功德成就,是迦毗罗王国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母亲叫摩诃摩耶。“释迦”汉译能仁,能以仁爱的心来悯念众生,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心。因为佛能够给众生以安乐,能够拔众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心去救度众生,这就是佛所具足的悲德。“牟尼”汉译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断除烦恼,智慧圆满,这就是佛所具足的智德。佛具足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与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释迦牟尼佛。 6//FZ:q  
`uZv9I"  
佛说:佛经有五种人说,通过佛陀的印证都称为佛说,这里的《八大人觉经》是佛亲自说的。说佛经的五种人,出于《大智度论》,他们是:一、佛说,佛亲口所说。二、弟子说,声闻菩萨说法,为佛所认可。三、仙人说,五通仙人从佛入道说法度化众生。四、诸天说,如帝释天在善法堂常说般若。五、化人说,也就是变化人(非真人)所说。 p <=%  
:n9xH  
:数目字。 zk'K.! `^  
<yI,cM<c  
大人:菩萨称为大道心众生,佛称为大觉世尊,此指发菩提心的人。华严中说:“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孟子说:“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S?7V "LF  
CEuk1$  
:觉悟,先觉觉后觉,自觉觉他,名大人觉,高出凡夫二乘只管自己觉悟而不帮助别人觉悟的人。“八大人觉”者:经中说:“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修学菩萨行的人,也当如实觉悟。 >2CusT2  
NJ)2+  
:梵于语修多罗,翻译为契经,于上契合诸佛之理,于下契合众生的根机。又经者径也,径就是路,修行趣向寂灭的菩提大道。 MJKl]&  
.k,Jt+  
全译作:佛所说的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的真理,发菩提心人趣向寂灭的菩提大道。 #C1A5JE&  
plx/}ah8  
第一觉知: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vQ?]d?>a  
XyM(@6,'  
世间:世有迁流的意思,有古往今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间:中间的意思。 20l_ay  
s"',370  
无常:世间一切,生灭变异、迁流不息、没有常住不变的时候。有二种:刹那无常、刹那刹那之间都有生成、暂住、变异、毁灭四种相状;相续无常于一期生命中有生成、暂住、变异、毁灭四种相状。 Wx?&igh  
{jM<t  
国土:国家、土地、领域,泛指一切有情所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器世间。 9;]wF8h  
n!ZP?]FR  
危脆:不安曰危,虚浮曰脆。 e(w/m(!Wny  
x, Vh  
四大: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L z2 ]  
0^}'+t,lc  
:逼迫身心不得安乐名为苦,内四大不安逼迫身心则是苦。 G?-`>N-u  
}WO9!E(  
: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内四大为苦,外四大为空。 L+L"$  
@0ov!9]Rw-  
五阴:也就是无蕴,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质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xX4!^0Hm  
N$%61GiulT  
无我:我,有常、一、主宰、不变的意思;人身是五蕴假和合而成的,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我体存在。 $35,\ZO>  
y Tw',N{  
虚伪:虚妄不实而以假名存在。 nEd M_JPv  
Qb?y@>-[  
    世间都是在恒时变异的,没有一个恒时不变(常)的主体存在,就连我们的国土,我们赖以生存的器世间,也都并不安宁,不是永久的,她也是有成、住、坏、空的变化;我们的这个身体是又四大(地、水、火、风)五蕴(色、受、想、行、识)组合而成立的,有种种苦恼逼迫,并且还是虚妄不实的,时时刻刻都有生灭变异,都是假合而成立,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我”;我们的心是造恶起罪的源头,我们的身体是罪的着落处,同时因为心的造作起业,所以我们在三界中轮回不息,犹如草木种子落在地上,来年在生长出来,永无断绝。如果能够象这样观察觉知,那么通过修行,渐渐的就可以远离生死。 L8:]`M Q0  
h7EUIlh"  
    我们看了之后不要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其实佛教是很积极的,如果认为佛教消极,那是因为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佛教。这里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无常的、不实在的,是让我们不要过分的贪着、沉迷于这些虚妄不实的东西上面不能自拔,不要在有的时候喜形于色,种种贪染;在没有的时候就郁郁寡欢,哭天喊地,而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这一切。同时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不长久,这不是让我们不努力去做事情,认为反正都是要归于没有的,就什么也都不做了,而是要更加精进用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我们的生命很脆弱,不知道哪一天就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把该做的都做好,才不会让我们有所后悔,才不会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白来一趟。 Q)G!Y (g\  
WbQhl sc:  
    于修行解脱的道路上更是如此,人命无偿、朝不保夕,生死事大不容耽搁。当如普贤菩萨所说:“如少水鱼、如救头燃。”所谓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时光易度,道业难成。更有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生不把今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m=^  
*9dV/TT~f[  
CO:*x,6au  
3q#"i&  
萧梁  宝志禅师有诗云: #u8*CA9  
K5!";V  
一盏孤灯照桌台, $-$5ta{s  
C|4 U78f{  
上床脱了袜和鞋, [_ M6/  
p*pn@z  
三魂七魄随梦转, .'5'0lR5  
%Lp2jyv.  
不知明日来不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05-05 17:47 | [楼 主]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佛说八大人觉经导读 第二  [ qiOd!  
  M]1;  
第二 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E evw*;$x  
  :希求义,希望得到,以贪染为性。不满足于一,所以称为多。 Hv3W{|  
&T7cH>E'K^  
    为:造作。 2@fa rx:  
_y>}#6B  
    第一让我们觉悟了一切事相上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现在要让我们觉悟到欲望是我们身心苦恼,不得自在的根本原因。我们要知道,欲望是让我们苦恼的原因,所谓欲壑难填,由于欲望的驱使,所以我们有种种造作,于是有无量的苦恼逼迫;由于欲望的驱使,造作起业,轮回于六道没有停息,所以这些都是从贪欲而得来的;欲望为因,苦恼与生死轮回都是果,如果我们减少我们的欲望,不要过多的贪求这些外在的东西,便少了很到恶业的造作,那么我们的身心就不再被这些虚妄的东西所束缚,而得到自在快乐。 !Pw$48cg  
.`Sw,XL5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障,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佛名经》云:“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 |IAW{_9)U  
mzu<C)9d,  
  让我们少欲无为,不是说让我们不求上进,不努力工作,不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让我们不要去过分的贪着某种东西,于工作中也不必去设定一个必须达到不可的目标。凡事尽离去做,你所得到的结果和你的努力始终都是成正比的,只要你去努力做了,没有必要去贪着结果是如何。 p/N62G  
U3/8A:$y  
    同时学佛人在往生的那一念,如果有牵挂,有与往生有违的欲望,那么都难得往生,我们投胎也都是欲望所牵引。在中阴身阶段,看见男女交合发出的光,于是以欲望的牵引而投胎,如是男的则认为是我与此女合,是女的则认为是此男与我合,故于投胎后男孩是面向母亲,因爱染习气故;女孩则背对母亲,以爱染父亲而于母亲生厌故。如无爱染心,则见淫境不起心动念,则不会受业力牵引爱欲使然而投胎,不投生则无轮回,故有“爱欲断则生死断”。 )XpV u  
  ;t|,nz4kJ  
    爱欲使人不得自在,所到这里有人会说了,难道让大家都去出家?非也,佛教有七众弟子,在家出家,各有所重。这里说的是不被爱欲所缠绕不得出离,在家居士,夫妻、子女、父母、妯娌、兄弟、姐妹都应当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夫妻是前生的姻缘,今生能在一起当互相尊重、礼让、恩爱。但要明白人生在世,有生则有老、病、死,此是无常,无常是常。既然人都有生老病死,那么对生老病死就应该泰然,不要爱欲缠缚,知道世界是苦,当应出离。 dKb ^x^  
E.9^&E}PG  
    常见有殉情之类的报道,媒体予以渲染,我也承认壮哉!悲哉!也算是贞节烈女,但这样确实值得吗?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05-06 18:23 | 1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八大人觉经导读 第三 F*,5\s<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color] )%t7\1)B3  
菩萨全称菩提萨埵,是梵语的音译,义为觉悟的有情众生,故称觉有情;旧译为大道心众生。菩萨是佛道的实践者,不但为求自己觉悟,同时好要让他人觉悟,故称自觉觉他,不同于凡夫众生的不觉悟;也不同于二乘人(声闻、缘觉)的只求自几觉悟而不帮助别人觉悟;也不同于佛的觉行圆满,菩萨还在成佛的道路之中,还没有圆满具足一切的福德智慧。我们中国汉传佛教乘为大乘佛教,大乘就是菩萨乘。大是对小而言,因为大乘人发心大,要自利利他,而不同于小乘人的只求自己解脱(自利)所以称为大。乘是比喻,本义指运载人的交通工具,如车船之类,用在这里就是比喻大乘自利利他,所以度人多,而小乘唯求自利,所以度人少。 UG #X/%p  
<cj}:H *  
    大乘佛教把具有菩萨心,行菩萨道的众生都称为菩萨,只是这个菩萨是因地的菩萨,而不是究竟过地的菩萨。故凡具有观音菩萨的大慈悲精神也就是现前观音菩萨,所以说菩萨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同时也希望人人都做菩萨,更要把自己当成菩萨行者,而不是菩萨。
T=>vh*J  
>;7a1+`3  
  罪恶罪是恶的行为,故称罪恶;以其能妨碍圣道,故称罪障;又以其属污秽的行为,故称罪垢。又由于罪的行为可招致苦报,故又称罪报。且其行为乃招罪报的根本,故亦称罪根。 \+9;!VWhl  
  有四种意思: 1.能通的道路、2.真理、3.菩提涅槃、4.修行的方法。 SwX@I6huM  
    慧分别事理,决断疑念的作用。智慧通常连用,对一切事物起决断作用的叫智,起简择作用的称为慧。  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由所做业而感可得果。业分身、语、意等三业,小乘说一切有部更进一步解释为:内心欲行某事之意志称为意业;以身体之行动与言语表现其意志者,即是身业、语业(口业)。 Ok,HD7  
  这里第三告诉我们,我们内存没有满足的心,所以就想外面广泛求取一切我们所喜欢的东西,希望被我们自己所拥有,于是就用种种的方法,或依豪强抢夺他人财物,或者以偷盗、诈骗、恐吓等等侵占他人所拥有的东西,于是造了无量无边的罪恶。梵网经中说:“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王臣,恃作形势,横取钱物,名为恶求。”但是菩萨却不这样,以利益别人为先,更没有恶求多求的情况,于生活的需求不高,而能够知足,不多贪求;不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改变自己的志向,把求取智慧,获得解脱作为唯一的工作。 >9MS" t  
~3d*b8  
    这里是要告诉我们要知足,由于不知足,所以有种种烦恼,不得自在快乐,惟有能够时常满足,减少欲望才会快乐。但是这里的知足是说的对于生活等外在的东西的贪求,而不是要我们不思上进,这个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同时我们要常怀感恩的心,这样你也就容易知足了,我们对身边的人要做善知识想,是他们的存在才成就了我们的今天。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那么这肯定是一个可怕的人,也是一个可怜的人,更是一个永远也不快乐的人。我们要学菩萨精神,要时刻的想着别人,不能老想着自己,如果老这样,那就变成了自私自利,所有的人都会远离你,那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我们就算做不到果地菩萨的那样无我利他的精神,至少也应该在想到我们自己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身边的人,最少也应该在获取我们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不要去伤害到人家的利益。 ?^. Pt  
>4M<W4  
    对于我们的志向不要轻易的改变,要为了求知而不怕艰辛困苦。如颜回“一单食,一瓢饮,而回也不改其乐。”佛在遗教经中也有说:“汝等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 此贴被清净妙莲华在2008-05-07 22:06重新编辑 ]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05-07 21:52 | 2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八大人觉经导读 第四 ]Zk}ZG>6  
c 6q/X*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D0 ~{H  
e=L*&X  
  懈怠:在一切正行中不尽力。懈,身体的疲厌;怠,心的恣情放纵。 Why"G1`  
cJ/4G l  
  坠落:坠,堕下而难再上来;落,退后不前。 U=DEV7E  
c=aO5(i0  
  精进:纯一不杂曰精,勇往直前曰进。于一切修行中,勇猛向上,不退堕,不生后退、乃至停止不前的心。 Yv=g^tw  
$ 9=8@  
  烦恼:烦扰恼乱身心,使其不得快乐。 t}~UYG( h~  
0 u2Ny&6w  
  :  不合情理的思想与行为,能于现在与将来招来苦果。 7>mhK7l  
K_&_z  
  四魔:魔,梵语魔罗,意译为能夺命,或者杀者。因为能夺智慧之命,能杀害出世间的善根。 Eu4 &-i  
5*1#jiq  
    1  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 P5P< "  
`;/XK,m-  
    2  阴魔,又称为五众魔,新译为蕴魔,色、受、想、行、识五阴,能生种种苦恼,故名魔。 O5OXw]  
`I#`:hj  
    3    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故名魔。 O8y9dX-2  
,5. <oDH  
    4    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为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 >f%,`r  
cd&B?\I  
    这四种魔中,第四种是真正的魔,前三种都类同于魔,有魔的性质,所以也称为魔。 }AJ L,Q7q  
LuL$v+`  
    阴界:五阴与十八界。也有把界说成三界的,其实十八界就是只三界内的。 {$|/|*  
Y;g% e3nu  
五阴、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PkO!'X  
[S)G$JW  
    十八界: ﹝出法界次第﹞ j.B>v\b_3  
dQK`sLChv  
  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界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意根、法尘,皆属于心,故开之为八也。) bBG/gQ  
.l=p[BI  
  [一、眼界],谓能见之根,名为眼界。 l?<q YjI  
QoWR@u6a  
  [二、耳界],谓能闻之根,名为耳界。 RJwb@r<v  
6Hl < ,(vn  
  [三、鼻界],谓能嗅之根,名为鼻界。 v8  
9t0Cj/w}  
  [四、舌界],谓能尝味之根,名为舌界。 FR["e1<0  
zb?kpd}r  
  [五、身界],谓能觉触之根,名为身界。 506V0]`/  
3(o7co-f  
  [六、意界],谓能觉知之根,名为意界。 {lMqcK  
E|{m"RUOy  
  [七、色界],谓眼所见一切色境,名为色界。 k% NrL@z  
Bz:&f46{  
  [八、声界],谓耳所闻一切音声,名为声界。 LyV#j>gD  
bM5CDzH(#X  
  [九、香界],谓鼻所嗅一切香气,名为香界。 @Kp1k> ov  
!-ZP*V3}h  
  [十、味界],谓舌所尝一切诸味,名为味界。 K-6p'|  
g&kH'fR8  
  [十一、触界],触即触着,谓身所觉冷暖细滑等触,名为触界。 1\IZcJ {  
@.1Qs`pt  
  [十二、法界],谓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 nd;O(s;  
oSmjs  
  [十三、眼识界],谓识依眼根而能见色,名眼识界。 y qkX:jt  
WAv@F[  
  [十四、耳识界],谓识依耳根能闻诸声,名耳识界。 W8VO)3nmD  
yi|:}K$  
  [十五、鼻识界],谓识依鼻根能嗅诸香,名鼻识界。 hg4J2m  
u]0!|Jd0  
  [十六、舌识界],谓识依舌根能尝诸味,名舌识界。 hR0]8l|  
@ct#s:t  
  [十七、身识界],谓识依身根能觉诸触,名身识界。 }H; ]k-)  
F'XlJ M  
  [十八、意识界],谓识依意根而能分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 f}%sO  
/3s@6Ex}E  
  :三界之内,不得自由,犹如身在牢狱之中不得自在。 M&OsRrq  
Kn. iyR  
s<,"Hsh^CR  
TG?fUD V  
    这里告诉我们,我们要知道如果我们一懈怠,那么就会被落下,就会退堕。因为懈怠,一切自利利他的行为都丧失了,犹如《华严经》中说的:“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在《佛遗教经》中也有说:“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这里就告诉了我们懈怠的坏处,那么下面就给我们说了对治的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长时向上,不生退悔的心,破一切烦恼,消灭一切魔的束缚,出离这个不得自在快乐的三界。 g4Bg6<;  
gkLr]zv  
    我们于生活中也如此,不能懒惰懈怠,应该勇往直前。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往往是刚开始的时候热情很高,但是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有热情了,所谓的“三分钟热度”,佛教说的“勇猛心易发,长远心难持。”我们有时候回这样,突然一个想法就是我要怎么样怎么样,发的心很大,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特别是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后就开始懈怠了,这个要我们去克服。 B]i+,u  
*5^ze+:  
    一个人不平凡的人不是在于他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是在于他把一个平凡的事情做了一辈子,这就是不平凡。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有头有尾,不要虎头蛇尾,更不能有头无尾。有一句话叫做人生没有走错的路,而是有你没有走到底的路(当然,这里是说的正常的道路,而不能较劲,说杀人放火算不算错,那就没有意思了。),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我们走了一段之后就不愿意在走了,就怀疑自己当时的选择,这条路能不能到罗马,于是就不走了,所以到不了罗马。我们应该要相信自己当时的选择,把他走下去,有可能你选的路比较远,但是你走下去也是可以到的(如果你发现了一条确实比这条路近的路,你也不妨试试,虽然有可能提前到达目的地,但是这样有两重风险。),我们的路上会有很多的障碍,这是必然的,需要我们去扫除他,等把这些障碍都清除了,那么我们也就到达了目的地了。 0OEtU5lf`y  
eiOi3q  
  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要摆脱我们的困境,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排除万难。所谓水清月自现,云开太阳明。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05-08 12:45 | 3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第五觉知: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问,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p<ry$=`  
;wfH^2HxE)  
    愚痴:对事物不能下一适当判断,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六识茫昧无知曰愚,五根昏迷不晓曰痴;愚为惑恼之首,痴是恶业之元(元凶)。 v#w4{.8)  
Ed4_<:  
    智慧:这就是般若(音 bo ruo)的代名词,般若勉强翻译为智慧,谓有智慧,信受正法,身心猛利,能修梵行,故名丈夫。智是对一切事物起觉知作用,慧是对一切事物起判别拣择作用。智慧不等于聪明,智慧是出世间的,是无漏的,是纯善无恶的,而聪明则不一样,它是世间的聪明才智,有善有恶,可以利益人,也可以损害人。 v!iWzN  
?NQD#  
    辩才:善巧说法的才干。共有四种,叫做四无碍辩,又叫做四无碍智。 一:法无碍智,通达诸法的名字,分别无滞;二:义无碍智,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三:词无碍智,通晓各种言语,能随意演说;四:乐说无碍智,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 UX03"gX  
*'s&/vEy  
    大乐:成就佛果,受用无上法乐,不同世间有漏有染的欲乐。 ]rKH|i  
65 NWX8f}  
  愚痴是因,生死是果。广学多闻是因,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是果。有了智慧辩才那样才可以去教化众生,才能让众生离生死苦,获得无上大乐。 dV'6m@C  
>I{4  
    第五要知道:我们由于愚昧无知,为世间欲乐所牵缠,不知道求取智慧,不明事理,不知道生死轮回之苦,不知道出离,于是轮回六道,不知道亲近三宝,不得解脱,所以生生世世在生与死中打转。菩萨常常思维广泛的学习世出世间的一切学问、工巧技艺,增长自己的智慧,成就具足一切善巧说法的才能,教化一切众生(这里的一切众生包括人与非人、冤与亲、广及四生六道、道俗贤愚),让他们都知道求取解脱,通过修行达到圆满的佛果,享受无上法乐。  Z(#XFXd  
HdDo&#  
    佛经中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时光易度,道业难成。”所谓得人身者,如手背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上土;若得人身者如大地土,那么闻佛法者如手背上土;若闻佛法者如大地土,那么闻佛法生信者如手背上土。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能听闻佛法,能修行佛法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应该要铭记“此生不把今身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v{[F_  
"~B~{ _<j  
    我们大乘佛教是菩萨精神,不但要自利,还要利他,所以不单要自己解脱,也要让别人解脱。菩萨用种种的方便弘扬佛法,但是弘扬佛法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然会好心办了坏事。弘扬佛法,不单是出家人的事情,在家居士也有责任,但是在家居士也要做个好榜样,让人家看见学佛却是是和不学佛的人不一样,要是自己都不如别人,怎么让别人来信你的啊?所以这个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还有就是要度别人,就要先度自己,自己都度不了怎么度别人?自己家里人都对你不满,你怎么能让别人信服你?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X+fu hcn  
H rM)jC<~  
    菩萨度众生有四摄法:摄,摄受、折服的意思,一:布施摄,就是给别人东西、给别人好处,在经济或者物质上对别人进行帮助;爱语,所人家乐意听闻的话,但是要明白,这个不是要你“拍马屁”、说奉承话,而是指说话要注意方法,比如别人有错误的时候,你给他说的时候不是用指责的口吻,换成其他的方式,这样他当然就愿意听了,这就是爱语摄;三:利行摄,用对他有利益的事情,但是这个利益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的,也不是去故意讨好。四:同事摄,就是和他共同做事情,在做事情的时候,让别人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觉得你这个人就是和别人不一样,那他当然会愿意亲近你,如果你这个人都让别人反感,谁还会信受你的话?都认为你都学成这样了,那谁还愿意学呢?这菩萨的四摄法,都是从为别人着想出发,摄取众生信受佛法,所谓“先以欲勾牵,后使入佛道”,这些都是方便,目的是让他学习佛法,得到解脱。 @DRfNJ}  
PpI+@:p[  
    学习佛法是这样,社会上生活、工作也是同样如此,对什么东西都不求理解,不求明白,懵懵懂懂,怎么能做得好事情呢?不求多学东西,以得到一点点皮毛就沾沾自喜,不求上进,说话做事也不知道讲求方式方法,那么谁愿意信受你的话呢?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9-06-02 09:15 | 4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 8|Z}?I  
*n$m;yI  
<W^XSk  
hz>yv@1  
  贫苦:于诸资财有所缺乏,故称为贫;因为资财缺乏,为诸饥寒所逼迫,不得自在快乐,故是苦。 A+bu bH,  
|tolgdj  
  :于诸人或者事、物强烈的不满,愤恨。 8m1 3M5r  
!@]h@MC$7  
    :凭空,无缘无故的。 }X W#?l  
/hA}9+/  
    恶缘:诱惑驱使我们做不善的事情的因素。我们造业受苦,有烦恼内催,恶业外牵,所以种种恶事成办。 k*UR# z(I  
XQ4^:3Yc  
    布施:以自己的东西,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gkkZ$)j  
.-1{,o/&Q  
    等念:平等安住其心。 M%Kx{*aw&  
+'YSpJ  
    怨亲:怨怼的人和最亲密的人。 S|u1QGB  
Ow&'sR'CX  
    :憎恨。希望别人陷于种种困境,不得自在快乐。 9O 0  
KH6n3\=  
    第六,我们要知道,因为贫苦,所以起了很多怨恨心。上怨天,下怨地,内怨父、母、妻、子,对外怨恨于师长、朋友、亲戚、邻里。有古语说:“贫穷无怨难。”因为有怨,所以结诸恶缘。因为外受诸苦,内怀众怨,于是于一切恶缘,无所不造。所谓对自己的东西一点也舍不得给别人,并且还不断的贪求他人的财物;因为自己贫穷,所以嫉妒那些富有的人;因为身份卑微,所以嫉恨那些身份高贵的人;起种种邪见,大唱没有因果之事;争强好胜,与人斗狠,欺负长辈、老者,凌辱幼小、弱者;父子反目,夫妻背道。今生的富贵贫贱都是你前生所种的因,如果因为自己的贫苦而和别人结怨,那不是凭空生事吗? hnfrnYH  
CH R?i1e  
    今生的贫贱,是由于多生以来,不知道修福,不知道布施供养,所以菩萨不这样,菩萨常行布施。布施是菩萨修六波罗蜜中的第一波罗蜜,菩萨的布施,没有冤亲的差别,其心安住于平等之中,不计较别人曾经做过对不起我的事情,也不憎恨对那些做过对不起自己的事情的人。 _`Yvfz3  
XH Zu>[  
    贫和贱是世人都不愿意碰上的事情,但是什么事情都必有其因果,就如农民要想来年收绿豆,那么肯定得下绿豆种,不能下黄豆种,贫贱与富贵也是一样。佛经中说:“为人贫贱,从从悭贪中来;为人大富,从布施中来。”所以菩萨用布施来对治贫穷,这里有两种:(一)、财布施,四事(四事供养,也就是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珍宝,乃至一麻一缕,以无轻慢心布施,均可获得无量福德;(二)、法布施,一句一偈,乃至只言片语利益于人的,乃至工巧技艺,等等都算是法布施。老子曰:“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一言可以兴邦、可以兴家、可以治国平天下、可以造福一方,这都是莫大的功德。 [7 Kj$PB3  
KI? 1( L  
    佛经中说:“有亲则有怨,离亲则离怨。”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其实大家想一想,对一个毫不相识,从未谋面的人,你会对他怨恨吗?我们之所以对对方生起怨恨,都是因为相互之间熟识、因为熟,故有利益关系的存在,因为利益所以生怨,乃至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姑、姨、叔、伯、邻里等相识的人,都生了怨恨之心,生怨之后,就要想抱怨,就算轮回了仍有业力的牵引不肯放过,所以三世怨怼,无非都是我们的亲知。所以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怨亲平等,时常让别人欢乐,有好的同别人一起分享,没有怨恨之心,用平等心来对治怨怼。孟子云:“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WTy8N  
SUFaHHk@/b  
    因为无始以来,不明究竟,造了不少恶业,有无量的怨怼,如果都怨怨相报,什么时候是个结束?所以菩萨不念旧恶,别人在过去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毕竟那都过去了,那个时候或许是他的无知,或者是他的逼不得已,所以我们应该原谅他。如果还有以前的怨结没有消除,就应该规劝解释,不要再让这个恩怨随着我们轮回,让我们处处不得自在,常处在苦恼之中。 JD\-X(O  
9Av- ;!]  
    我们造业的三个源头,贪、嗔、痴,称为“三毒”,这就象是毒品一样,危害我们的身心。这个憎恨,就是由于嗔心,由于对别人的憎恨,所以对他进行报复,于是就造业了,其实一个满腔怨恨的人他自己也不快乐,整天都活在怨恨之中,认为谁都对不起他一样,认为谁都在害他,这能快乐吗?所以菩萨不憎恨一切人,内心常得自在。同时还告诉大家一个事情哦,特别是那些爱美的人,不管男女,你都要常怀慈悲柔和的心,如果你每天对谁的不满,好象一个十足的冤妇形态,那么就算你以前漂亮也会变的丑起来,因为相由心生,久而久之你的相貌就会改变。有人或许不相信,你看那些恶人,哪个是长的好看的啊?大家都远离他,不愿亲近;有的人给你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很善良,面善,因此要远离憎恨。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onAlf<$:^  
W~@GK  
    菩萨用这四个方法来对治贫与苦,前面的布施一法是对治的贫,后面的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都是对治苦的。如果日常生活中用这四个方法来知道我们,那么贫苦就可以远离我们而去了。
J|64b  
4@V<Suw  
/Z9`uK  
 "lnk  
7_d#XKz@  
q'8@0FT0  
T;pn -  
    说到布施,这里也就多说几句 3E2.v5*  
7!QXh;u  
    布施:是对一般性而言,而对于尊长等,当用供养,这样显得自己比较谦虚,其实布施供养,起实质都是一样的东西,但是表达方式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就 不一样了。 sB1tce  
KL_}:O68  
    有的人供养师父,好象就觉得你这个师父接受了我的供养,你就得要听我的,你就应该对我好点,如果再对别人好,你这个师父就是不知道感恩。在某个地方出现了这么一件事情:有一个居士供养了一个师父一段时间,大概有5000块钱的样子,后来好象是因为对他不是言听计从,所以闹翻了,于是那个居士就在庙里大声的吵闹:“*  *,你太没有良心了,我供养了你5000块钱,你还给我。”我听了后觉得实在是好笑。 @BQB NGR1  
x`|tT%q@l  
    实在可悲,首先供养不是买卖,比丘是乞士,不是乞丐。 4sD:J-c  
0Ukl#6  
    你供养是自愿的,不是人家问你要的。 h,jAtL!  
$4~}_phi  
    你供养师父,不是说是你给了师父多少恩惠,而是师父给了你一个种福田的机会,这个关系要搞明确,不要觉得我供养你了,就是我给了你好处,你就得要把我当个数。 R"kE5 :  
@IKe<{w  
    看见别人供养的比自己少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在师父面前要优越点,师父对弟子都一样,如果谁供养的多,就偏向于谁,这个合适吗?至于说寺院为什么对大功德主好象比较热情,其实这个也是世间法所必须,那是对寺院有贡献,这也是出于寺院对布施供养者的礼节性感谢而已。功德的大小不是在数量的多少上来衡量的,而是从发心上来说的。
l?<z1Acd&  
kAF}*&Kzd~  
9p'J(`  
M>z7H"jCu  
N %/DN  
下面是诸典籍中对布施的说法: r`"#c7)  
)aA9z(x  
布施离五种法  eJ\j{-  
pxnUe1=  
  据〈优婆塞戒经〉卷五载,菩萨行慧施时,应远离下列五种法,即:(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之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之人起怜愍心。(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之慈心,于善者与不善者,各随所愿,普皆饶益。(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四)不轻求者,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生起殷重不轻之心而与所需,以济其乏。(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于求索者皆不出丑恶之语以毁辱之。 G78j$ ^/0  
vgp%;-p(  
布施四福报 o 0 #]EMr  
jHw2Q8s|R  
  据〈诸经要集〉卷十载,以布施情形之不同,所得之福报亦有四种差别,即:(一)施多得福少,谓以饮酒、歌舞等事施人,则费用极多而无福报。(二)施少得福多,谓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使其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三)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于邪见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四)施多得福多,谓若能了悟世间无常而发心舍财,造立塔寺,供养三宝,则所获福报如恒河流沙,施物既多,其福亦多。 R3!vS+5rR  
=X'7V}Q}  
aZCT|M1  
\osQwGPV  
布施十种利益 m-FDCiN>  
Q>c6ouuJ  
〈月灯三昧经〉云布施十种利益: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道之初门。菩萨行能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 T[=cKYp8\  
`-YSFQ~O,  
  一、降伏悭吝 谓修菩萨行者,若能布施,则悭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复萌动矣。 xi^e =:;`  
k_^/   
  二、舍心相续 谓修菩萨行者,行于布施,财虽匮乏,而喜舍之心,无有间断也。 ' 1]bjW*!  
X',0MBQ0  
  三、同其资产 谓修菩萨行者,施心无量,观诸众生,与己无异,所有财产,平等受用,无有彼此也。 1e| M6*  
]<z(Rmn`Q  
  四、生豪富家 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财物,常行惠施,心无吝惜,则当来果报,必生豪富之家,财宝具足,受用无穷矣。 AFJY!ou~6  
v!9Imf  
  五、生处施心现前 谓修菩萨行者,此生既能行于布施,则感后世随其所生之处,而他人施与之者,皆无悭吝之心矣。 __%E!*m"<_  
3s$.l }  
  六、四众爱乐 谓修菩萨行者,既能常怀惠施,无所悭嫉,则四众之心,常生爱乐,而无嫌恨也。 (>`SS#(T!  
 Hu2g (!  
  七、入众不怯 谓修菩萨行者,既能布施,而为四众之所爱乐,故入大众之中,自无畏怯之心也。 Bzt`9lg  
la7QN QW  
  八、胜名流布 谓修菩萨行者,能无所求而行布施,则人多称赞,胜妙名闻,流布遐迩也。 fzG1<Gem  
&V{,D))6[  
  九、手足柔软 谓修菩萨行者,好行布施,济人缺乏,能感手足柔软,相好圆满之报也。 <5vB{)Tq  
GlD'?Mk1  
  十、不离知识 谓修菩萨行者,自初发心行施以来,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善知识等,获闻法要,未尝远离也。 0! %}  
zm"g,\.d  
布施(梵da^na,巴da^na,藏sbyin-pa)】《佛光大词典》 $s!meg@s  
2/N*Uk 0  
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谓。乃梵语檀那、旦那、■那、驮曩之意译。梵汉并称为檀施、檀信。大乘佛教谓其为六念之一、四摄之一,或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 ,]qX_`qF  
U  {!{5l:  
布施之本义,原为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又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而扩大布施的意义。并谓财施、法施、无畏施是行菩萨道者必修的布施行。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法施有世间法施及出世法施二种。演说不净观、持息念、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及五神通等法,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演说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脱门等圣法,劝人成佛之教法,称为出世法施。 WN1-J(x6  
-RDs{c`y%N  
《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载,在家菩萨修习财、法二施;出家菩萨可行笔、墨、经、说法四施。得无生忍位的菩萨应具足施、大施、无上施。《宝云经》卷一称成就法施、无畏施、财施、不望报施、怜愍施、不轻心施、尊重施、恭敬承事施、不求有施、清净施等十法为‘檀波罗蜜具足’。 <t@*[Aw  
_\;# a  
依《大智度论》卷十四载,持戒自检,不侵一切众生财物为财施。众生见者慕其所行,又为说法令其开悟。又自思惟,我当坚持净戒与一切众生作供养福田,令诸众生得无量福,如是种种名为法施。一切众生皆畏于死,持戒不害是名无畏施。布施的种类除此‘三施说’之外,另有财、法二施说,或七施、八施、十施、三十七种施等各种说法。 cBf{R^>Fd  
Xe+FMbBco  
布施行的形成,是由施者、受者、施物三者和合而成的。如《法界次第》卷下之(上)云(大正46·686b)︰‘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此即《能断金刚般若经论》所说的能施、受者、施物三轮。布施时体念此三者本质为空,而不存任何执着,此称为三轮体空或三轮清净。 6^u(PzlA|~  
N,$o' \l  
此外,布施时不求世间的名闻利养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而以清净心行布施者,此名净施。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者,则名不净施。《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六谓,不净施有怖畏施、求报恩施二种。净施有敬重心施、慈悲心施二种。 B`EgL/Wg[  
6\@, Lb  
关于布施与布施波罗蜜,《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称,一切凡夫外道异见、声闻缘觉,以及菩萨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的布施,仅系单纯的‘布施’,而非‘布施波罗蜜’。菩萨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的布施,则是布施波罗蜜。 | :[vpJFK  
aC 0Jfo  
◎附一︰〈三施〉(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mj|9x1U)  
qEz'l'%(  
三种布施。又称三檀。 K a|\gl;V  
+[`%b3Nk  
(一)指财施、法施、无畏施︰所谓财施,指不侵他人财物,施舍自己财物。法施指说法令人生悟。无畏施指不侵害他人,不令怖畏。无着《金刚般若论》卷三以资生施作为财施;并言三施广摄六度。布施属于资生施,持戒、忍辱属于无畏施,而精进、禅定、智慧则为法施。 !2Iwur u  
;mlIWn  
(二)指下品施、中品施、上品施︰系依布施功德的优劣而分此三施。据《大智度论》卷三记载,以财宝布施为下布施;以身布施为中布施;而于种种布施中,心无所著谓之上布施。又,《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一载,见饥饿之人以饮食周济之,称为饮食施,此为下品施。见贫穷之人以财物珍宝周济之,谓为珍宝施,此为中品施。割自身肉体以济饥饿众生,谓之身施。若施与全身以致命尽,称之命施。二者合称身命施,此为上品施。 ~-i?=  
RVx<2,['  
◎附二︰〈四施〉(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RL9BB.  
6<nO2GW  
(一)指四种布施︰即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语出《菩萨善戒经》卷一。(1)笔施︰谓见人发心书写经典,遂施笔以助成其善缘。(2)墨施︰见人发心书写经典,施墨以助成其善缘。(3)经施︰印赠经籍供人读诵,促发菩提心。(4)说法施︰若有人求正法,即随其根机方便演说,令早日解脱、修因证果。出家菩萨具足成就此四施后,则能调其心,破骄慢心,得以修习忍辱。 OG`O i^2  
"r+<=JU>OV  
(二)就施主与受者有净、不净而类别为四施︰即施主清净受者不净;施主不净受者清净;施受俱净;施受俱不净。依南本《涅槃经》所说,施虽有四种但俱得净报。所谓施主清净受者不净,是指施主持戒,多闻有智慧,知惠施及施果报,受者破戒,专著邪见以为无施无报。余三种可依此类推。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二又云(大正12·750c)︰‘若有不见施及施报,当知是人不名破戒专著邪见。若依声闻言不见施及施果报,是则名为破戒邪见。若依如是大涅槃经,不见惠施及施果报,是则名为持戒正见。’ f'U]Ik;Jy  
HArYL} l  
◎附三︰〈八施〉(编译组) #Qd3A  
o#6}?g.  
指八种布施。即(1)随至施,(2)怖畏施,(3)报恩施,(4)求报施,(5) 习先施,(6)要名施,(7)希天施,(8)为庄严心、为资助心、为资瑜伽、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义故施。《集异门足论》卷十八云(大正26·441a)︰ ro@BmRMW  
sAlgp2-  
‘云何随至施?答︰如有一类施邻近者、施亲近者、施现至者。谓作是念︰云何乞者现来至此而不施耶?是名随至施。 KZNyp%q  
k({8C`&tK/  
云何怖畏施?答︰如有一类有怖故施、有畏故施,由怖畏缠而行惠施。彼作是念︰若不行施,勿有如是如是衰损,是名怖畏施。 :[3\jLrc  
pC8i &_A  
云何报恩施?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彼既曾施我如是如是物,我亦应施彼如是如是物,岂得彼恩而不酬报,是名报恩施。 UMaKvr-C&  
@eWx4bl  
云何求报施?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今若施彼如是如是物,彼亦当施我如是如是物,期他反报而行惠施,是名求报施。 s'I$yJ)@2E  
DUr1s]+P  
云何习先施?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之父祖常行惠施,我家长夜惠施无断,我今生在信家施家,我家本来常乐布施,我若不施便断种族,为护种族而行惠施,是名习先施。 v g]&T  
<.!3yy  
云何要名施?答︰如有一类为得广大妙善称誉声颂美名,遍诸方域而行惠施,是名要名施。 )' #(1 ,1k  
XQ8Imkc  
云何希天施?答︰如有一类希求生天胜异熟果而行惠施,谓我命终当生天上,由今布施受天妙乐,是名希天施。 a06DeRCej  
vxx3^;4p  
云何为庄严心、为资助心、为资瑜伽、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义故施?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心长夜为贪嗔痴之所杂染,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行惠施便发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轻安,身轻安故受乐,受乐故心定,心定故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生厌,厌故能离,离故得解脱,解脱故证涅槃,如是布施渐次增长诸胜妙法,展转证得菩提涅槃微妙上义。’ (C%'I  
cj *4 XYu  
8 Hn{CJ~'  
3>6o=7/PU  
◎附四︰〈十施〉(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qQ_QF  
V^i3:'  
指菩萨所修的十种施舍行。即︰ <~OyV5:6  
!TF VBK  
(1)分减施︰又名修习施法。谓菩萨禀性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食,不专自受,要与众生,然后方食;凡所受物,悉亦如是。 }d(6N&;"zN  
b&1@rE-  
(2)竭尽施︰又名最后难施法。谓菩萨得种种上味饮食、香华衣服等资生之具,为饶益众生,随其所有一切皆舍,乃至尽命,亦无所吝。《华严经探玄记》卷六云(大正35·234c)︰‘舍所极要命受中夭,附近死边名最后难,又诸施中,最在后故。’ YBP{4Rl  
s-B\8&^C  
(3)内施︰谓菩萨怜悯众生老病疾苦,舍自身施与众生,以济其命,心亦无悔。或称内舍,与外施、内外施合称三舍。 _?ZT[t<  
Jk*MxlA.b  
(4)外施︰又称外舍。谓菩萨为饶益众生,施与王位福乐等外报,而无所悔。 ;+U9;  
Cn<x  
(5)内外施︰王位、财宝为外,身为役使为内。谓菩萨将自身、财宝及王位尽施与众生,心无所悔。 *$!LRmp?  
NL 37Y{b  
(6)一切施︰谓菩萨尽舍一切,惠施众生。依《华严经探玄记》卷六所释,内外施通于依正二报,不包括妻子,而一切施则包括妻子,此系二者的差别。 F`u~Jx8.*  
\bfHGo=  
(7)过去施︰谓菩萨闻过去诸佛菩萨所有功德,闻已不着,了达非有。不起分别,不贪不求,无所依倚。见法如梦,无有坚固。于诸善根不起有想,亦无所依。但为教化取相众生,成熟佛法,而为演说。又复观察过去诸法,十方推求皆不可得。作是念已,于过去法,毕竟皆舍。是名过去施。《华严经大疏钞》卷二十一释云(卍续9·767上)︰‘过去施者,然三世之施,通相皆明不着。别则过去不生追恋,未来预止贪求,现在心无染着。’ C0RwW??t  
?x @khzk  
(8)未来施︰谓菩萨闻未来诸佛之所修行,了达非有,不取于相。不别乐往生诸佛国土。不味不着,亦不生厌。不起善根回向于彼,亦不于彼而退善根。常勤修行,未曾废舍。但欲因彼境界,摄取众生,为说真实,令成熟佛法。然此法者,非有处所,非无处所。非内非外,非近非远。复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舍,是名未来施。 XvdhPOMy  
@w0[5ZAj  
(9)现在施︰谓菩萨闻六欲天、色界、五净居、二乘等功德,不生贪着。观为如幻如化。且为令众生舍离恶趣,心无分别,修菩萨道,成就佛法,而为演说。此中,但列二乘而不提佛、菩萨。就此,《华严经探玄记》卷六释云(大正35·234c)︰‘现在所贪中净法内,但举二乘者,以佛菩萨现在缘成非不求故,不同过未谢及未至无缘起故,是故不同前。’ -)@.D>HsOt  
zjmc>++<t  
(10)究竟施︰谓菩萨于无量根缺众生乞求眼、耳、鼻、舌、身等根时,均如愿施与。以致自身在无量劫中,诸根不具,但不生一念悔惜之心。常住四念处观,不生恋着。能开导一切众生,令彼于身心不生贪爱,悉得成就清净智身。 v|GvN|_|  
?6dtvz;K+?  
此中,前六者舍身、命、财,为事舍;次三者为心舍,即舍离取相之心;最末者为俱舍,即兼事舍及心舍。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9-06-02 09:16 | 5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G'V9Xs(  
&[YG\8sxWa  
    五欲:有世间通常所说的五欲,和佛教讲的五欲。欲:希求义,希望得到某种东西。五欲者,是因为这五种东西能使人生起贪爱心,起执着。 8<^,<?  
 lcr=^  
世间五欲: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五欲: 2C-u2;X2  
v% 1#y5  
  一、财欲 财,即世间一切赀财也。谓人以财物为养己之资,故至贪求恋着不舍,是为财欲。 hCmOSDym  
?o4&cCFOE  
  二、色欲 色,即世间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也。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至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是为色欲。 BXdT;b"J(  
8p FSm>  
  三、饮食欲 饮食,即世间肴膳众味也。谓人必假饮食资身活命,故至贪求乐着无厌,是为饮食欲。 m[}$&i$(  
"CaVT7L  
  四、名欲 名,即世间之声名也。谓人因声名能显亲荣己,故至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是为名欲。 DbcKKgPn(9  
H.9J}k1S  
  五、睡眠欲 睡眠,即情识昏昧而睡眠也。谓人之睡眠,亦有时节,若怠惰放纵,乐着无厌,是为睡眠欲。 O/k4W#  
8[DD=[&  
出世间五欲 /eI38>v  
Rwr0$_A  
    一、色欲 谓男女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种种妙色,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色欲。 Pwq} ;+  
gQ?k}D  
  二、声欲 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声欲。 pK3cg|}  
6?_Uow}  
  三、香欲 谓男女身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香欲。 ;02lmpBj  
b,c vQD  
  四、味欲 谓种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故名味欲。 #zXDh3%]a  
&EQov9P7  
  五、触欲 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令众生,乐着无厌,是名触欲。 65AOFH  
E`i;9e'S  
    俗人:身在世俗的人。 v}!,4,]:&  
 *) wp  
    三衣:衣,指的是袈裟,不是指的衣服。印度天气热,佛制定比丘只需要这三件袈裟就可以了,别的都不需要。这三种袈裟都是用坏色(不正色)作成。 &8;mcM//4  
[p <L*3<  
    (1)僧伽梨︰即大衣、重衣、杂碎衣、入聚落衣、高胜衣,为上街托钵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 ,九条、十一条、十三条的大衣每条由二块长的布一块短的布缝制而,俗称二长一短;十五、十七、十九条的大衣每条由三长一短缝制而成;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条大衣每条由四长一短缝制而成。现在把大衣通常称为祖衣,一般在寺院里面方丈或长老在举行法事时穿着。 xpV8_Gz;  
?XHJCp;f  
    (2)郁多罗僧︰即上衣、中价衣、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着之衣,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通称七衣,每条由二长一短逢制而成,为大众僧日常做功课和佛事活动是穿着。 EGs z{c[8@  
!XFN/-Q ,  
    (3)安陀会︰即内衣、中宿衣、中衣、作务衣、五条衣,为做日常劳务时或就寝时所穿着,通常称为五衣,每条由一长一短逢制而成,本来在印度是是僧众平日里穿的衣服,也就是常服,而中国气候不一样,如果只有三衣不能御寒,所以还有别的常服,也就是如今僧人们平时的穿着,所以五衣就不作为常服使用了,但在受戒的时候这个还是必须具备的。我们僧众平时穿的衣服也有长褂(长衫)、中褂、和短褂。于此之外,在僧众举行佛事活动时穿的那个大袖子衣服,名叫海青,那是中国古代的贵族服装。 :g,rl\S7  
9Kqr9U--v  
    瓦钵:出家人用的钵,由土烧制而成,故称瓦钵,由于这个容易打碎,所以佛制年纪大,或幼年的出家人可以使用铁钵,但不得用铜钵和木钵,在印度有外道用铜钵和木钵,所以佛制比丘不得用。 ss[8d%V  
#&@&BlIe  
    法器:凡能修行佛道者,称为法器。法华经提婆品:“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山堂肆考亦载:“二祖慧可久事达磨,莫闻诲励,乃断臂求法,师知是法器,付以衣钵。” 广义而言,凡寺院内有关庄严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之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出《佛光大词典》 }n<dyX:a  
!PO(Bfd  
    出家:出是出离;所谓三界是家、烦恼是家、生死是家,所谓家就是指的是出这些世俗之家,而入与佛法大海之家,所谓涅槃才是真正的、永久的家。这是从理上讲,从事相上讲就是,剃出须发、辞亲割爱、服三法衣、远离世俗生活。出家又由身心分为四种:身出家心亦出家,此是真出家;心出家、而身不出家,如诸大在家菩萨;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心俱不出家,后三种都不叫出家。 sOHh&e  
A.y$.(  
    守道:谓守涅槃清净之道,出离生死浊海;守菩提洁白之道,解脱烦恼淤泥。 Y`M.hYBXk  
p* ^O 8o  
    梵行:梵即净也。谓菩萨无空有二边爱着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菩萨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净,故名梵行。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 46 77uy  
f6m^pbQFl  
  高远:菩萨做一切利益众生的清净事业,高超于六欲天,而远过帝释(玉皇大帝)的行为。 &o?pZ(\C  
P017y&X  
  慈悲:慈、起大爱心予一切众生乐;悲、起怜悯心拔一切众生苦。 Me8d o;G|  
eQ*gnV}rE%  
    第七是要让知道,五欲是烦恼过患。欲是所对的境,患是心中的病,由于对外面五欲贪着,起牵爱心,便有诸多的烦恼,由有烦恼,便不得安乐,所以是病,是患。《老子》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由于对五欲的贪着于是产生种种的过患,过去有五百个仙人,因为听到好听的歌声,起了贪着心,所以失去了禅定的功夫;有一个仙人,对一个淫女起了爱染心,被淫女骑在了脖子上,所以失去了神通;中国也更有不少皇帝因为是五欲的贪这而丧身亡国的事情,百姓之中更多。从此知道对五欲的过分贪着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0S' EnmG  
i}q6^;uTF  
    同时佛又告诫在家的弟子们:你们虽然是生活在世俗中的人,但是也不应该对世间的种种欲乐过分贪着,世乐有十:谓女色、财宝、声名、饮食、睡眠、家宅、田园、衣服、眷属、官贵。其实何止这四种呢?这只是举出通常所见的是个方面而已,实际上是包含了所有的欲之乐。《大智度论》中说:“五欲无乐,如狗啮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执风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击石火。”总的说来就是五欲是没有什么好值得贪着的,对它贪着有害而无益。 Db2G)63  
>_5D`^  
    佛在上面说了不应该怎么样,下面又说应该怎么样。告诉弟子们:应该时常意念出家的三法衣、瓦钵、法器,其实这里不是单说的意念这些东西而已,而是说的意念三宝的功德,发出离的志向。有的人看见让大家“志愿出家”,于是就说:“你们佛教让人都出家了,那社会怎么半?”其实这个社会可能全部都出家吗?不可能的。记得有一次:是一个大学的一些学生于中国佛学院做交流还是什么,有一个学生就向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提问到:“你们佛教让大家都出家,如果真的大家都出家了怎么办,大家都不结婚,这个社会上以后还有人吗?”赵朴初反问到:“那你会出家吗?”他说:“我不会。”赵朴初就说:“唉!你很不幸啊,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吧。”大家都高兴的笑了起来,赵朴初用这样一个幽默的方法来回答了他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了即使佛让大家都出家,也不可能大家都能来出家。并且,佛并不是让大家都来过出家的生活,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七众弟子,出家五众在家二众,各有各的职责,出家人弘扬佛法,在家人主要是要护持佛法,是佛教的后勤部队,出家人是受人天供养,让大家种福田;在家居士护持三宝当然也就是要供养三宝的所需,培养自己的福德,同时方便之时也可帮助弘扬佛法,所以是各司其职,共同为佛法住世而努力。佛这里是告诫在家弟子:你们虽然处在世俗,但是你们不能被世俗的东西所迷惑了,你们应该唱忆念三宝的功德,发远离烦恼、生死轮回的心。所以这里的出家是只的理上的出家,是出离三界、烦恼、生死的家,是心出家而身不出家。当然如果愿意身心都出家的话佛也是不反对的,这也是迈上的另一个台阶。有很多人问:“你为什么选择了出家?”其实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现在不是什么吃不上饭,家里穷所以出家了,也不是电视里的是感情上受了打击了,所以出家。出家只是一个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个转变是来源于对信仰的又一个提升,就好比你走路,走到台阶前面了你自然就会跨上这个台阶,难道还有为什么你要跨这个台阶的疑问吗? IlaH,J7n  
4gYP .h:,  
    然后佛又说:要守住我们通向涅槃的清净之道,出离生死的浊海;守住通往成就无上菩提的洁白之道,解脱烦恼淤泥的染污。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无明而不能证得。”;《六祖坛经》中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 ;马祖道一开示大众说“道不用修,但莫染污”;所以这里说让我们守道清白,守住本来具足的佛性,自性清净涅槃,莫使被五欲所染污。做利益众生的清净事业,对一切的众生都生起慈悲心,解救他们的苦恼,给予他们所需求的东西,让他们离苦得乐。 LIR2B"3F  
e\P+R>i0  
[*1c.&%(  
HHX9QebiST  
    有人说佛教是消极厌世的,其实是他不了解佛教,佛教的戒律虽然有此不应作,作者犯的规定,从此看好象是有消极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殊不知也有词当作,不作则犯的大乘菩萨精神,从此看实是积极的,其实佛教本身就是积极的,消极的是对于止恶,为了避免恶的产生,所以制止;但是为了利益众生,又有必须应该做的事情,佛教搭乘菩萨精神就是慈悲济世、无我利他,怎么能说是消极的呢? QJv,@@mu  
1s*I   
    有人说现在和尚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和尚能在大街上走,能打电话,有电脑能上网,这也是不了解佛教,被电视剧骗了,要知道电视剧不是历史。以前和尚不能上街吗?有很多寺院本身就在城市里面,现在如此,以前也如此;出家人生活需要日用品吧,不需要买么?其实这些都是偏见。出家人打电话、上网,电话、网络不都是通讯工具吗?打电话和以前的书信往来有什么区别?如果以前有电话那以前人也会用。网络是一个新兴的平台,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可以交流,有什么不可以用的?事物没有绝对的好坏,看你怎么用。武器可以杀人,但是也可以保卫祖国。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9-06-02 09:17 | 6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l ='lV]  
A]R"C:o  
  生死:有三界内的分段生死,与三界外的变异生死。三界之内的凡夫众生于六道轮回之中,随业受报,分段展转而受生死称为分段生死;三界外的菩萨罗汉,离三界之轮回,远离分段生死,而仅于断烦恼时产生微细的生灭变化,谓之变易生死。 4E"qpy \(  
^%\p; yhL  
  炽然:《楞严经》中说:“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J H$  
A@`C<O ^  
  大乘:大是对小而言,这里区别的大小是指从发心上来讲,乘是运载工具,如车、船,这里是比喻,大乘就是大的运载工具,运载的人多;小乘则是小的运载工具,运载的人少。大乘发心大,所度的人多,成就的果位也就是最终圆满的佛果;小乘只求发心自了,不管别人,所以发心小,成就的果位也较大乘低,成就阿罗汉果位。 8^M5u>=t;  
$-o39A#  
    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又历众多生死,名为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 F.O2;M|x  
:CH'Bt4<  
    第八要让我们觉悟知道的是:生死的苦恼,同时又劝我们发大乘心,让诸众生免离生死的苦恼。 :S,#*rPKBK  
u D . 0?*_  
    佛陀告诉我们:生死的轮回不停,有无量的烦恼来逼迫我们,使我们不得自在,恼乱我们的身心。人身本是一大苦聚,一切的苦都聚集到这个色身之上,使得种种的不自在。所谓苦有很多:有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八苦、百十苦等,乃至八万四千烦恼、无量诸苦,这些都是苦。让我们觉知到这些苦之后,佛又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应该发起大乘菩萨的精神,发予乐拔苦的大慈悲心;发方便接引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出离生死轮回的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成就无上菩提的心。发心尽未来际,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让他们都能离苦得乐,成就无上菩提。愿意代替众生受一切的苦,不分怨亲,使诸众生得究竟安乐。
@UvjJ  
gAR];(*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 !WbQ`]uN/#  
<KJ18/  
    如上所说的八事,是诸佛菩萨所觉悟的。我们应该精进修习佛陀的圣道,与一切的正行与助行都不舍离,所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慈悲与一切的众生,修习圆满无上的佛慧,乘无为法性而入究竟涅槃。经中说:“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洄流,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扰,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我们取得涅槃之后,不是就在那里享受了,而是应该再来到这个有生死苦恼的三界度脱一切众生。如《梵网经》中释迦如来自说:“我于成佛以来,于此世界已往返八千次。”如东方妙喜国的金粟如来,以悲愿故,应化维摩诘居士,为诸大众开示不二法门;如观世音菩萨,本来在久远劫前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以慈悲愿故于娑婆世界说法度化众生,也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辅佐弥陀如来教化,方便接引众生往生彼国;如文殊普贤应化为寒山拾得,在天台山国清寺为大家做饭;如大势至菩萨应化为民国的印光大师,劝大家修念佛法门,等等数不胜数。如此诸佛菩萨于此应化,虽然有生死之相,但无生死之苦,诸佛菩萨了知诸法如幻,又以大悲心为揪众生故,但随顺世间有生死之相无生死之苦。 ,E/vHI8  
EQ7cK63  
    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 {5*+  
 dedi6Brl  
m 81\cg  
    前面的八条,开示指导一切的众生,觉知到生死的苦,舍离五欲的牵缠,修自己的心,使莫染污,入于佛陀指示给我们的解脱大道。 76c}Rk^  
{\ .2h  
  /oWB7l&  
Q>||HtF$A  
M?]ObIM:5  
6Q\n<&,{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U lE  
#`?uV)(  
    弟子:学在人后为弟,依人受学故称子。佛弟子,则是佛陀的弟子,奉行佛法的人,按照佛说的去做的才称谓佛弟子。最起码说是要秉受三皈依法的人才能算是佛弟子,这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社会上有人不愿皈依,只愿意研究,那终究不是佛弟子,他也就是在门外研究人家家里的宝藏而已,不得真实受用。 rNI3_|a  
j8N8|\n-  
  正觉:佛果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正,是有别于其他外道的错误因果认为的觉悟和知见。 jQf1h|e  
qo'pU/@  
  常住:不变异。 0E++  
:<nL9y jt  
      这里是说读诵这个《八大人觉经》的好处:如果佛弟子,常常诵持诸佛菩萨所觉悟的这八事,于念念中就能够灭除无量的罪因,进而趣向无上菩提,迅速的成就圆满佛果,永远断除生死的苦恼,常住于无上的法乐之中。 zu*h9}  
xXLKL6F(\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诵这个经就可以灭罪呢?”答:“罪是因,苦报为果,诵这个经让你明白这个道理,因而就灭除了这个造罪的因,不再造业,所以就不再受业力的牵缠而受苦了。”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9-06-02 09:17 | 7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阿弥陀佛,这样理解就容易了。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9-06-02 10:48 | 8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洞天福地社区 » 法海拾贝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