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ch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6 点
银子: 8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29
最后登录:2008-05-29

 佛学入门

0
新序 ywCE2N<-V?  
g^8bY=* .  
b ~v  
我是一个出家的僧侣,本来写作出书不该是我分内的事,但是这几十年来,我在修行与讲经弘法之余,虽也经常受邀演讲及到世界各国指导禅修,而我的庶务工作也相当繁忙;在如此紧迫忙碌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完成一本一本的书,付梓出版,至今达一百余册,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事。 dkRJ^~  
我已出版的书,包含研究论述、修行指导和通俗性著作等多类,不同的文体著作,有其不同的读者群。我很高兴能就其中的三本通俗类著作,为读者诸君做介绍。这三本书是《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和《佛学入门》,皆非常适合初学佛者或是初接触佛教的朋友阅读,等于是三本佛教的入门书;这三本书在台湾出版时,相当受欢迎。 ~@L$}Eu  
《正信的佛教》和《学佛群疑》二书,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书中搜集、整汇了许多人心中对于佛教的各式各样的疑惑,再由我来试着做出解答。 H VG'v>s@  
《佛学入门》的内容,则涵盖三层面:一是关于佛陀的示现,是从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来谈佛教的出现及基本思想;其次讲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由我的几篇讲稿集结而成;第三是讲修持方法,即一般大众于生活中可以活用、运用的修行方法。 1kTJMtZG~  
现在,这三本书将印行简体版,在内地流通,出版社希望我为简体版的新读者们写一些话,问候致意。这是我的荣幸。 RI cA)I.  
在我看来,这三本书是可深可浅的。其浅之处,在于这三本书的缘起,原都是为了帮助佛教初入门者解惑而写,因此作为接触佛教、认识佛教的初阶入门书,是再适合不过了;其深之处,这三本书乃是我几十年来对于佛教的研究和学佛修持的心血集成,所以在佛学初探和研究的领域上,亦具有一番价值。 0$* z   
因此,我衷心地建议简体版的读者们,对这三本书,只看一次是不够的,最好是一看再看,多看几遍。借着反复阅读的过程,把长期存在于中国佛教里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与现象,重新予以厘清;同时,对于什么是正信佛教的精神与蕴含,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这是我对简体版读者们最深的致意。 7kG>s9O  
《正信的佛教》等三本书,能以简体版在内地印行,与读者结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也冀盼这三本书简体版的问世,确实能为内地的读者开疑解惑,安乐身心。 k,b(MAiQ0  
最后,就以此序,作为我的书在中国大陆发行的一项纪念吧。 H}JH339  
7c<2oTN'  
:S?'6lOc(  
<[[DS%(M^  
                                                圣严序于二○○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ZK_IK)g  
vNi7=3  
台湾法鼓山 A-.jv  
Posted: 2008-05-29 10:13 | [楼 主]
qiuch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6 点
银子: 8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29
最后登录:2008-05-29

 

圣严法师学佛三书 C[n,j#Mvje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96142 <)?H98S  
《正信的佛教》 X[h=UlF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96139 {nm#aA%,  
《学佛群疑》 -NiFO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96134 nH NMoA  
《佛学入门》 hY-;Wfg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96138
Posted: 2008-05-29 10:18 | 1 楼
qiuch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6 点
银子: 8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29
最后登录:2008-05-29

 

新序 ]$y"|xqR  
如何理解佛教 L4 x  
佛教为何出现在印度 [q9TTJ@2  
由人成道的佛陀 f*2V  
佛陀的教化工作 HP*x?|4  
佛陀的根本教义 Fl(+c0|kT  
佛陀的教团 uhQ3  
佛陀的晚年 rS>njG;R  
佛教的信仰与教义 cV&(L]k>`  
因果与因缘 = Ky1v$<  
唯心与唯名 W-7yi`5  
活佛与活菩萨 ZKAIG=l&!  
学佛与日常生活 O 4l[4,`  
佛教的修行方法 i.0}qS?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9_K@f?n  
小乘当真不好吗 `(W V pP?  
佛子能拜鬼神吗 ,UH`l./3DX  
观世音菩萨 ib/&8)Y+J  
念佛与助念 <4rF3 aB-  
学佛的基础
Posted: 2008-05-29 10:20 | 2 楼
qiuch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6 点
银子: 8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29
最后登录:2008-05-29

 

学佛与日常生活 ToDNBt.u{+  
^0~?3t5  
晓云法师、信定法师、诸位同学、诸位居士: x4.-7%VV%  
今天是我第三次到莲华学佛园来,第一次是五年前,在座的同学和居士之中,可能有人听过或见过面。第二次是一个月前诸位的结业典礼。今天要我来做学术演讲,实在不敢当,学术二字,我是谈不上的。 Z-Bw?_e_K  
学术演讲,就是要讲学术。两个星期前,我在文化学院演讲时,把学术分为四个层次: z=n"cE[KtB  
(一)不学无术——一无可取的人。  6>Lr  
(二)不学有术——我国古代称之为术士,有方术的人,可为人治病、看相、算命、看风水等。 S"5</*  
(三)有学有术——在古代称之为方士。 N''9Bt+:  
(四)有学有术有道——在我国历史上叫作道士,这一名称的出现相当早,《春秋繁露》中有“古之道士有言”之句。 3AX/A+2  
我们出家人,人称方外之士,我们自称释子、沙门,也可称道士,这并不是道教人士的专称,而是指有道之士。 Gob1V  
今天在此地演讲,应改为学术道演讲才合适,因为有学有术,只是在方士的阶段,在一般地方是可以的,而在学佛园应该加上一个道字,为学、术、道演讲,但这就未免标新立异了。 Ct$e`H!;  
我自问是不是有学、有术、有道?若说有,这是骄傲,是说大话。若说无,也不好,站在学术研究的立场,应该说有,我才能接受田教授的邀请。以一个学佛的人而言,还是说无才对。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他却说他不曾说着一个字。像我们来说,知道得越多,说得越多,就是懂的佛法越少。既然佛陀一个字都没有说,我们又何必多说?迦叶尊者是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但佛传祖位的时候,却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拈花示众,独迦叶破颜微笑而已,这样就算传法了。有人问:“当时释迦佛如果是拈根草,迦叶会不会破颜微笑?”我不知道,佛是一切智者,他一定知道,但也不能说出来,否则就不必拈花示众了。禅宗有很多语录、公案、机锋,都不可用常人的知见去分析,不要用常人的心态去理解。如果可以用常人的知见去衡量的话,就不是禅宗的公案了。以禅来讲,知识越丰富,对禅的障碍越大,公案读得越多,理解越多,离禅反而越远。公案要参究,不能解释,参悟以后,也无法用语言文字和盘托出以示人,只能向比自己高或和自己相等的人,“比手划脚”求印证,这叫作心心相印。 M6pGf_qt  
niqiDT/  
HQQc<7c ",  
一、学佛 &wK%p/?  
现在讲学佛,学佛是道,佛学是学说。 pY ceMZ$  
各位听讲佛法已很多,知道的也一定很多。我想就自己的经验,分几个阶段来讲。各位如果问我知道多少?可以坦白地告诉诸位,当我没有看完《大藏经》的时候,觉得知道得很多,尤其在二十几岁时,甚至有个很幼稚的想法,感觉自己知道的比佛经还要多;因为我有很多想法,没有看佛经之前就有了,如是我以为佛经里的知见,大概我都有了。后来有一个阶段,不敢看佛经,为什么?就怕自己发现的答案再在佛经里看见,就像孙悟空发现再翻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自以为聪明的同学,恐怕都有这个毛病,后来我才明白,知道得再多,也无法超出佛法的范畴。第三个阶段是拼命看佛经,所以才到山里闭关,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后来把三藏教典看多了。告诉诸位,律部我看了三遍,阿含部看了二遍,大乘经论只看大半,现在若问我懂多少?可说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懂得佛法。有一个时期,心里很混乱,头脑一塌糊涂,觉得自己知道得太多了。各位知道,从前有个外道,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多了,怕把肚皮胀破,特地用铜条把肚子箍起来,这个经验我似乎也有了。佛法浩如烟海,太深,看完了望洋兴叹。每看完一部经,逢人便讲,但道行比我高的一听,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后来看多了,反而没话讲,不知讲些什么。引经据典是钻牛角尖的功夫,这叫寻章摘句,谓之说食数宝,谓之千古文章一大抄,目前一般文章,学术味道太浓厚,而抄的成分太多,消化得少。假如希望人家理解佛法、佛学,也要先自己充分理解以后,再告诉人家,莲池大师说:“人不要出头太早”,要想文章洗练,必须多体验。经典不是叫人用来当学术研究的,而是教我们修行,有多少行持,才能对经典理解多少,有了修行的体验,才能理解佛经 [M Z'i/  
里每句话的真义。中文的佛经从梵文译成中文时,都是由有修行的三藏法师来主持的,现在的人对佛学有研究而无修持,理解出来的东西自不会很好,只能从字面上翻译给外国人看,无法充实佛教慧命,总有一层隔膜。所以学佛需要体验。 oxHS7b  
第一,学佛要有出离心。 224I%x.,  
学佛有几个基本原则,不能盲目地学,今天听人说密宗很好,修来可即身成佛,就赶快修密宗,找金刚上师灌顶加持,以为几天一学,就能如何如何。告诉诸位,学密要有真方便,现在不谈。人家说禅好,现在在西洋、在日本,学禅风气非常强烈,而我们从中国大陆来台后,禅的风气已没有了,找个禅堂很不容易,现在台湾寺院有禅堂的,有阳明山的永明寺,听说有个古岩寺也有禅堂,禅可吸引人,因此大家来学禅。但有些人,禅和道分不清楚,禅和瑜伽也分不清楚,禅和静坐也分不清楚,挂羊头卖狗肉的人很多。我在美国教禅的时候,我的老师仁俊法师说:“我也打坐,但反对你教禅。”我说为什么?他说禅是真常、是唯心的。我说不管它是什么,我教的虽叫禅,事实是修行方法,为什么一定是唯心、是真常?我教的是空、是般若,后来他听了几次,觉得不错,他说我讲的禅和空也能相应,和般若也能相应。我说:“禅本来就是空、是般若。”晓云法师教的是般若禅,我虽没听晓云法师讲禅,但看过她的文章。学禅要跟真正有禅体验的人才能学。有人听念佛很好而念佛。学密而后学禅而后又念佛,结果一样也学不成。 BU<A+Pe>  
我刚才讲过,知见、知识越多的人,越难得到修行的效用。所以修行要一门深入,不要三心二意,见异思迁,看他人学得好而盲目跟从。修行更不能有患得患失的心,要有明师指点。我自己是不是明师?我不知道,明的人在我面前,我就是明师,暗的人在我面前,我就是暗师,这要靠缘。有的人说某人本事大,我来试试看,这是试不得的。因此过去大德在参师访道时,在某一大德座下一段时间后,这位师父告诉他,你的因缘不在此,可到某大德那儿去。去了一下,那位大德又讲,你的缘不在我这里,再回去吧!回来以后,这一下因缘成熟了。如果不出去一趟,光在一个师父座下,永远不行。有的人一出去就不回来。这些都是要靠缘。现在有好些师父,唯恐弟子跑了,这是不对的。《华严经》里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没有哪位大善知识看到善财童子不欢善,均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之感!若刻意留住不放,有这种心,就不够资格称大善知识了。心量要大,心量越大,来学的弟子越多。 [KVBT;q6  
我讲的出离心,就是不执著,不要贪,无贪以后就没有瞋,无瞋无贪,就没有愚痴。愚痴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贪、要执著,没有智慧所以有贪、有瞋。有些人一讲出离心,就说是逃避现实,是厌世主义。逃避,逃到哪里去?烦恼是跟着自己跑的,我们讲出离是心出离,离五欲,欲是欲界众生的大患,离欲才能修道,凡有所贪求皆为欲,讨厌也是欲。诸位!八风知道吗?五欲跟八风是连在一起的,佛经里正规的讲法是欲,不离欲不能修定。离欲一定先要持戒,持戒才能离欲,因为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持戒就是把自己防卫起来,如同用碉堡、用防线围起来一样,把自己约束在一个范围以内,不让外界的诱惑引起我们犯罪,因为我们这世界的引诱太多太多。 wEQV"I  
我告诉诸位,我在日本还没有得到学位以前,那时正好“中华民国”和日本“邦交”断了,人心惶惶,岛内情形不知怎样,当时正是尼克森访问中国的时候。有很多外国朋友,很同情我们台湾人,称我们是国际的孤儿,见我已变成孤儿的孤儿了,有人打电话给我,有人写信给我,都是日本很好的朋友。有一位教授,非常好,他就曾跟我讲:“你啊不要回国啰!就留在日本吧!”我说:“留在日本做什么呢?”他说:“现在我告诉你,像你这样的程度以及人品,要你的人很多。”我说:“哪个学校要我啊?”他说:“现在的无人寺很多。”也有叫“空寺”的,什么叫无人寺或空寺呢?就是说住持死了,没有住持的庙需要个住持。日本寺院,若是住持死了,没有儿子继承住持职务,他的太太、女儿就要迁离,由他的总本山派人去接收。假如说这个住持死了,而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或者是有很多的财产,那么就可以找个人,要找和尚哦!普通人不要。找个和尚做什么?去入赘,去做赘婿。我那教授是什么意思?不用再讲了。他说:“我那朋友已关照了我好久,现在我也照顾着他的未亡人,请你能成全他们,他们也成全了你。”我跟他笑了笑,不好讲,骂他一顿也不好,只能摇摇头。他说:“我把你带到那边去看一看好不好?”我说:“我没有时间。”他还是没有了解我的意思。有一天他把人带到我那里去了,来看我啦!同来的有一个中年妇人,带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姐。我一看这苗头不对啊!是什么意思呢?后来没有谈什么话,我请他们喝了茶,坐了一会儿他们就走了。晚上我那教授打电话给我:“哎!怎么样啊!今天你看了,满意不满意啊?”像这种,这是诱惑,后来我就把师父给我的两句话,在电话里报告我的教授,我说我来日本求学时,我的师父给我两句话:“愿汝为大宗教家,切勿为宗教学者。”他是希望我成为大宗教家,不要成为宗教的学者。我说我来日本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自己的生活问题,自己的处境问题,不是问题,我是来学法的;至于说日本佛教的制度,这是日本的制度,我还是我。我还告诉他:“日本没有一个比丘,我是个受了比丘戒的比丘,请教授能够原谅我。你如果理解中国的比丘,对女色有多大的警惕,你就会知道。”后来他非常地抱歉,那么在日本这只是个例子。在我们这世界上,引诱太多,我们学佛如果不能有出离心,那是个严重的问题。现在下面我讲“心出离”。 .OX.z~":y  
出离心已经懂了,现在把它倒过来,“心出离”,这话可能有人误解,很多喊口号的人,利用它作为遁词,告诉人家:“你不要以为我有家有室,儿女成群,我也是过着与出家人同样的生活,出家人不一定同我一样有这样清净哦!我虽然和太太睡在一起,好多年不动心哦!”心不动身体还在动,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告诉诸位,这种人很少,这种人太少了,大多都自己欺骗自己。但是反过来说,讲出离,就是离开人间了对不对?不离开人间!我们有一句话,修道是要靠众威加持,在我们寺院里常常有两句话:“宁可在大庙里睡觉,不在小庙里办道。”什么原因?在大庙里依众、靠众、随众,你不修行也要修行,再懒的人在团体里面,人家上了殿,你不能不上殿;人家在念经,你嘴巴不动,耳朵也在听;人家在拜,你也不得不拜,所以在团体里面修行,要比一个人修行好,是助道,有道侣、道伴。一个人修行呢?你们可要问我了,法师!你不是一个人在山中住了六年吗?既然说不在小庙修道,你为什么一个人在山里面?一个人的修行哪,要有了基础以后,一个人可以修行;懂得方法以后,一个人可以修行,最少在知见上要有很正确的基础,才可以一个人修行。有很多人闭关,不一定成功;所谓“成功”怎么讲,闭关出来以后,有很多书跟着一起出来,这算不算是成功啊?有的人闭了生死关,没有一个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用过功,那么这两种人,究竟哪一个是真正修行的人?告诉诸位,如果善于用功的,两位都是修行者,如果不善于用功的,二者都不是修行人。所谓善与不善主要在心,要在我们这心能够离欲,能够出离。 sJw3o7@pg  
在关房里边沽名钓誉,就怕人不知道我在闭关,就拼命地写信,拼命地发消息,大家知道了我在闭关,大家来看我、供养我,那么这种是为自己。但是这心很难讲是为己或为人,如果完全是以悲心,我自己用功,写书也好,做什么也好,讲经也好,都不是为名利,而是为了悲愿心。不为己就是出离心,为己就是执著心,就是染著心、贪著心。假如我们能自己问一问:我们学佛,我们弘法,我们修行是为什么?是为了将来成大法师,为了成为高僧吗? 0&2TeqsLh)  
最近有人说:圣严法师啊!你还没有到高僧的程度,你已是名僧哪,再上一步就变成高僧。对我来讲,究竟哪一种好,我觉得名誉高不是重要的事情,实至名归,有名也没有关系,假如说什么人也不知道,我默默做了很多事情,也没有关系。人家认为我是个高僧,这点我要告诉诸位,我们常常看到某某地方做大法会,有五十位高僧在念经、做法会,这是大法会,跑了去看看是哪些位高僧?一看是佛学院的学生,五十位佛学院的学生,几位佛学院的老师,像这样子你们说是不是高僧?可以说是高僧。为什么?什么叫作高?什么叫作名?有名的人不一定高,高僧不一定有名,所谓高僧是有出离心的,完全是为悲心与菩提心来度众生,来做佛事,这个就是高。如果名气很大,他没有出离心,一切为自己,沽名钓誉,这个叫名僧。佛学院的同学们念经,绝对不会说我这次念经,报纸上都会见到我的名字,没有这种心,对不对?所以他们是高僧,至少他们在这种场合是高僧。有些人跑了去,轮他站在中间,红祖衣,黄海青,珠子摆得很长,一直拖到尾脊,新闻记者劈里啪啦地专门把镜头对着他。他还没站好的时候,记者镜头若对着他,他会说慢慢照,等一下,我还没站好。像这种人,在外表上看起来像高僧,对不对?其实他这个念头是名僧,这个是不是出离心?不是出离心。我们没有意思要骂人,批评他,我们的心如果是出离的话,这出离心叫发心,发一念心。你们的导师晓云法师她是天台宗,讲一念心,这一念心是什么心?诸位以为是清净心,我告诉诸位,“是妄心”,天台宗叫妄心观,妄心就是一念三千的妄心,与真心是相应的。 Ko>pwhR}  
永明延寿禅师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是什么念?是出离心,学佛要有出离心。 % 89f<F\V  
第二,学佛要有慈悲心。 #f\U3p  
我们每天都喊慈悲慈悲,都是叫人家慈悲我,没有叫我自己慈悲人。“我很可怜哪!你慈悲慈悲我。”我从美国回来以后,在我们文化馆,门虽设而常关。可是也有人,把门铃一按,拿封信,很长很长,做什么的?他说:“你们这是慈善机关,要请你们发大慈悲心,救济我。我家里一家几口,在生死边缘,要请你们救济救济。”你出去看一看,他满嘴的酒气,他刚刚喝饱了酒来的。像这种人,我想哪里都有这种人,那么这种慈悲,要不要慈悲?也要慈悲是不是啊!禅宗有句话,“方便”就是慈悲。现在方便是下流,把慈悲也就解释成为下流了,这“方便”本来是一句很好听的话,是说以方法去便利人求佛道,这是慈悲。可是现在把方便变成随便,方便不是随便,方便一过了头就是随便,一随便就马马虎虎,这样子一定教不出好的人来。可是呢,棒下出孝子,有没有这句话?禅堂里叫“香板头上出祖师”,你们哪一个挨过香板啦!有几个人挨过香板啦!我上次到你们禅堂里去看,看到香板很厚,那么,这挨打是好事情,马马虎虎出不了好事情。 3xp%o5K  
所以慈悲两个字,不是姑息,慈悲不是随便,慈悲是要以智慧来指导你,用恰到好处的方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个是慈悲的精神。所以有人问我,他说观音菩萨很奇怪,千手千眼的观音,有的手上拿着刀、枪、轮、戟、绳子等很多很多的兵器。还有金刚,都是威武得很,都是面目可憎的样子。他觉得奇怪,你们佛教讲慈悲,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他说今天有原子弹,你应该把原子弹装到观音菩萨手上去啊!是不是?诸位!我们将来塑像,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不是也把原子弹、大炮、飞机塑到观音菩萨的手上去啊!假如有必要的话,可以的。为什么?那个是象征,象征着菩萨的精神,千手千眼里头,也有花、灯、珍珠、药草,这些都有,就是菩萨化度众生的时候,以不同的身份,以不同的方法来教化众生,慈悲是要讲究方法的,不是随便做烂好人,你们看到人,说这个人是好人,好到什么程度,好到了没有是非的程度,这种是不是好人?给他一种红的颜色,他说好,蓝的也说好,红、黄、蓝、白、黑通通好,你说强盗好不好?想一想,盗亦有道也好,是不是?对,样样都好,就怕得罪人,在儒家讲,叫乡愿,乡愿是什么?乡愿德之贼,这是烂好人,不是慈悲。所以,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大菩萨们现种种身,在我们高僧传里面,祖师们都是非常雄伟的,菩萨、金刚,这些都是佛度世的方便,都是慈悲。因此,我讲到戒的时候,戒有开、遮、持、犯,主要讲的是方法,持戒也有方法,也有方便,不是说一概而论。 \iSaxwU_  
第三,学佛要有菩提心。 aoI{<,(  
即学佛的菩提心。我们前天因为文化馆来了很多的人,结果很多的菜剩下来,吃不完,剩下我们几个人在吃,那我就请他们帮帮忙、发发心把它吃掉。发心这句话,我想了想,不对,发心?发心吃菜?这个发,发是生长的意思,一粒黄豆或一粒谷子往水里一泡,它就长大了,就是发了,发了以后怎么样?它的芽出来了,发生,一发它就会生,对不对?发菩提心生菩提心,发心——这发心叫人吃菜,不是办法,这些菜吃完,心就没有了。应该就是说,发心,发菩提心,菩提心本来就有。弘一大师要去青岛的湛山寺以前,他做了一个梦,他把莲子一把一把的撒下去,撒下去做什么?种菩提种子。人家讲,我到某某地方说佛法了,那个地方是从来没有佛法到过的地方,是边地,这次我去为那边的人种下菩提的种子,这个话听起来好像是对的,其实对不对?诸位,种菩提种,他们本来没有菩提种,结果把它种了下去,然后他们有了,本来那是个荒地,撒了种子下去,就长起来了,是不是这个样子?可以通的,对的。但再深一层讲,有毛病,这是层次的问题。我们分为两个层次来讲:第一个层次,在普通来讲,从没有听闻佛法的人,我们撒了菩提种子是对的;但是,再深一层讲,一切众生通通有菩提心,通通有佛性,而只是没有发,我去撒甘露水,这甘露水撒在什么上面?撒在菩提种子上面,因此菩提的种子发芽,应该这样讲比较好一点。所以,我们先要自己发菩提心,很要紧,菩提心本来就有的,每一个人都有,人人都有,本来就有,《涅槃经》里如此讲,《华严经》也是如此讲,本来就有菩提心,这是始觉、本觉,菩提本无树,那么种子哪里来呢?这个是禅的问题,我们现在不谈。 wrac\.  
发心,发菩提心,我们如果在一切情形之下、环境之下,我们不要忘掉了“菩提心”三个字,我们就能保持我们的安全。人只要有自信心,无事不成,丧失了自信心的话,你便一事无成。所以要建立对佛法的信心,修行的信心健全的话,一定要先把菩提心发出来,肯定自己有菩提心,菩提心是清净的觉心。自己知道,并肯定自己有菩提心的话,你就很安全了,在菩提道上一直走下去,很平坦。这是说,有人虽是国王的儿子,当他还没有知道自己是国王的儿子以前,他跟普通的人一样,无所谓;有一天知道自己是国王的儿子以后,他就觉得跟人家不相同,自己应该像一个国王的儿子,像一个王子。当我没有得到学位以前,我是普通人,得到学位以后呢?我觉得还是个普通人。人家就讲了,哎!你的责任大了,我说对啊!得到学位做什么的,一张纸没有用,但是责任加重,我得的是责任感,荣誉不稀奇。 bkLm]n3  
一张纸毫无用处,而是责任感。有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而责任感加重。学佛心要勇猛,蕅益大师常常跟人讲:“我一生毫无长处,唯一的长处是我没有离开菩提心。”他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菩提心,也劝人发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生活之中的防腐剂,能防止我们生活腐化,能防止我们走入歧途,坚定我们对佛法的信心,健全我们修行的生活。 ZK{VQ~  
"9&6bBa  
二、日常生活 l?pZdAE  
以上讲的是学佛,以下讲日常生活——第一是平常生活,第二是修行人每日的修行生活。 d]0fgwwGC  
(一)平常生活,就是平常人的生活。就平常人的生活来讲,我们先要做个平常人,从平常人做起,而后做到不平常,做到不平常以后,再又回到平常。这不是卖关子,在我们初进入佛门修行佛法的时候,先要把自己的生活导入常人的轨道,过通常人的生活。这在佛经中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伦理生活,也就是社会生活,在《六方礼经》中讲,有个善生童子,也名善生长者,或善生。长者之意,非年纪大的人,长者是有德之人,年轻有德也可称之为长者,长者和童子是相对的,无欲为童子,文殊师利是法王子,事实是童子。《六方礼经》是讲,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主对仆,夫对妻,妻对夫,国王与大臣,也就是我们中国的伦理纲常,就是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伦理生活就是各尽其分,各尽其责,以上是平常人的生活。 |XLx6E2F  
反对出家的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等等。因为出家人,又要烧疤、燃顶(燃顶从明末才有,明朝前没有的,现在有人画玄奘三藏像,头顶也点十二个点,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又要离开社会,所以骂出家人是不忠、不孝、不义。实际则不是这样的,释尊不但没有忘记父母,更没有忘记他的国家,他把佛法教给和他有关系的人,后来他的国家被人灭亡,他也遭受灭族的惨痛,他明知不可为而还是要去救护。今天我还想到这个故事,我对自己说,我要爱国,也护佛教,出家人也要对国家民族尽心。在人与人之间,要努力去求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切不为自己,这是菩萨道的基础,一切都为众生。度众生,要先从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度起,不能度家里的人,责任在自己,第一,要检点自己,是否尽到了责任;第二,要看缘,有缘很快就能使人信佛。释迦佛生生世世有个提婆达多和他捣蛋。佛不能度无缘的人,不能度的人,就要把他当菩萨看。家里有人不信佛,不要认为是生在魔鬼之家而想逃避,越是有这样家庭的环境,越要视为火中红莲,越要八风不动,越要对他们好,越要努力尽到自己的责任。直到死为止,你虽无法度他,他却成就了你的道业,家里如果出现了狠丈夫、凶太太,若自己是菩萨,他更是大菩萨。这是就佛法来讲,先做平常人。 6EGh8H f  
(二)修行生活,离不开戒律。有祖师把戒律浓缩编辑起来叫《毗尼日用》,吃饭应怎样,漱口应怎样,起居应怎样,理发应怎样……都有一定威仪,“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就贯彻了戒律的精神。另有一部《禅门日诵》,一般人说,禅宗不立文字,不立文字非不要经典,禅只是不著文字,不入任何形象、现象,任何形象、现象均可捉摸,不立文字就是不立现象,心里一切形象、现象都没有了就叫收心。不是眼睛在看,是心在妄动也不对。《禅门日诵》规定每天早上起来,一直到睡觉以前的五堂功课,乃是借着念诵,帮助我们收心,指导我们修定。还有《百丈清规》、《禅苑清规》——都是禅的生活轨范。像晓云法师不同于众——威仪、风貌就能感动人,她讲话的姿态能使人敬仰,走路很轻,从不慌张,见到人总是那样和蔼,使人如沐春风。她是艺术家,居所如入画境。日常生活就是从平凡中体验真实的存在,其实是假的,一切如梦如幻,在没解脱以前,假的也要当真的做。业力是不假的,愿力是很伟大的,我们要转变自己的业力,以我们的愿力把我们的生活改变为纯佛教化的生活——做三宝弟子。学佛要从平常生活中着手,愿心要摆到发无上佛道上去,难得好因缘,大家聚在一起,沾大家的福气,愿大家光明。 [@uL)*o_#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五日讲于莲华学佛园,卢城居士录音,刘国香居士整理
Posted: 2008-05-29 10:22 | 3 楼
qiuch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6 点
银子: 8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29
最后登录:2008-05-29

 

佛教的修行方法 sn}U4=u  
7'J}|m{7  
一、前言 l`[*b_ Xt  
非常谢谢贵纪念堂理事长吴侠民先生,昨天、今天一再给我介绍。我非常感谢有此机会到多伦多来为侨胞们讲佛法,同时也觉得非常难得的有《醒华日报》的总编辑简许邦先生担任翻译。今天星期一,所以听众没有昨天多,请各位尽量坐向前排,把你们和我的距离拉近些,因为佛教徒向法师们请教和学习,称为亲近善知识,意思是亲切地接近被你们尊敬的人。 LXJ"ct  
PfF7*}P  
二、修行的意义 f+Put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二字固为佛教名词,但在每个人日常生活里也都用得到。修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持。我们房子坏了破了要修理,家具破了坏了要修理,同样的,我们的生理行为或心理行为如果不常检点的话,我们也会渐渐变成坏人。中国的曾子所讲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我们应该每天检讨自己的行为。每天若都这样反省的话,纵有错误,也容易随时改正。至于“修持”,是修正、修理而且要持之以恒,日日时时,乃至每一秒钟都要修行。有些人做了错事,当天或能觉察,且有悔意,到了第二天又会再错,他没有勇气和决心把自己改正过来,那便不是修行。修行则一定要在发觉自己有错误之后,加以修正、修理,并且应该切切实实地照修正过的行为继续努力下去。所以我们说修行要反省自己:不该做的事不再做,该做而尚未做的事,就应该开始去做。 6AUXYbK,  
r2M._}bF  
三、修行的器量 UqsVqi h(  
从佛教立场讲修行,有大器和小器之分,也就是大修行和小修行之分。中国的孟子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人的立场看,如果能独善其身地修行,已经不错,真正能达到这种程度,并不容易,可是在我们佛教来说,这尚是小乘。 &t+03c8g!  
所谓小乘是对大乘而言,大乘不但自己要修行,而且要兼善天下,帮助所有的人都能修行。譬如说:我们现代的交通工具有很多种类,从脚踏车一直到飞机,从水陆到空中,有大有小。但脚踏车只能载一人,而且走得很慢,坐火车则快些又可以载很多人,有时还必须乘轮船或飞机。所以大乘和小乘,事实上就是说自修自度的人,是乘用小的慢的交通工具,自度度他的人,是乘用大的快的工具。能自度 >]&LbUW+  
已不容易,自度度他当然更不容易。譬如说:自度不了而度他者,就像不会游泳的人,看见有人掉下水喊救命,便跳下水中去救人,结果救不了人,反而自己也淹死在水里。因此要做大乘也好,做小乘也好,最基本的原则是切实的修行。修小乘也得先学修行小乘的方法,好像买不起飞机的人,至少先要有钱买辆脚踏车。不论小乘或大乘,修行是第一。 }ytc oIuLf  
BN|+2D+S  
四、修行的层次 HulN84  
我们在一刹那间就做大乘菩萨,是办得到的,不过,大乘并非与小乘对立,大乘之中必包含了小乘,同时也包含了凡夫的人及天,所以大乘的本身共有五个层次:1.人,2.天,3.声闻,4.独觉,5.菩萨。修行是一步步上去的,大乘不是比小乘显得高超,乃在于发心的伟大,他们修行是为了度众生,而非仅为自己求解脱。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家、思想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专门批评其他宗教或其他思想是害人害世的魔鬼邪说,佛教则不必反对任何宗教及思想。在佛教的立场看,一切方法只要是在道德行为上有用的,都是好的,不过是有深浅高低的不同而已。昨日有位李先生,对我说他信道教,也信佛教,他认为佛道是相同的,问我可否同时修行?佛和道的基本立足点应该是相同的,但在修行的方法上及最终目标的证果上是不同的。虽然是同一立足点,由于方法不同,出发后的力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从同为一个劝善行善、造福人群的立足点上,佛教可以承认一切的宗教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乃至一切行业的一切好人,都是佛法的一部分,因为佛教承认他们各有其本身的价值,可是他们所用的方法,因对象不同,程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大乘佛教的特点,是教你先发广大心,发心之后,你仍得根据你的程度来修行。你要先认清哪一样方法适合你的兴趣和性格,或者哪一样是你所能接受吸收的。那么,那一方法对你就是好的,不论高低,都是大乘法门。 k8GcHqNHx  
现在,我们把五个层次的修行阶段,一一讲解下去。 ,xn+T)2I  
(一)人 0^? 3hK  
我们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可小看自己,因为各人都有他们现在的立场和现在的程度。诸位曾否听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你们信不信一个杀了很多人或牲畜的人,把刀一放,就可以成佛?假如真有这样的事情,佛教便不值得信仰,佛也不足尊敬了。不过,这句话的确没有讲错,因为“立地成佛”的意思,是指如果能够把屠刀放下,不再杀生,从此即能开始一步一步地接近于佛,一点一点地成就为佛。 cPPE8}PVH  
还有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意思是说,我们向海中一直游出去;或者在海中浮沉漂流下去,是上不了岸的,只有当我们希望登岸而掉过头来时,就朝着岸的方向了,掉过头来虽非立即登岸,但已面对着岸并且向岸接近,那是不容置疑的事。因此,我们发心要成佛,必须先从我们现在的立场和程度做起。我们是人,成佛就必得从人的本位开始,如果人尚不能做好,成佛自是不可能的。 9V0iV5?(P  
(二)天 o/CSIvz1  
“天”是指各国家、各民族、各时代的一切宗教所信仰的对象及所向往的境界。宗教殊少不求升天,中国道教所谓“白日飞升”、“长生不老”、“羽化登仙”,都是要升上天去,西方的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也都要求升天。但假如连人还没能做好,能不能升天呢?的确,有的宗教认为只要信仰神,并且有幸被神选中的话,纵使做再多坏事,也能蒙神赦免而得救升天,这种说法,是不合乎逻辑的,应该说成:你做好了人,再信仰神,就有升天的可能。很多人都说佛教是主张出世的,其实佛教更重视入世,如果没有入世的基本道德的训练,便不可能出世。很多人看到我做了和尚,而问我:“喂!和尚,如果人人都做了和尚,人类岂不会在这世界上消灭了?”通常我会反问他:“这世界上有几个像我这样出家的人?”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可能出家和适合出家的。佛教固然愿度尽一切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解脱生死,而事实上并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家。所以佛教认为先有好的在家人,才会产生好的出家人。如果做父母不尽父母的责任,做儿女不尽孝道,做师长不尽师道,做朋友不尽友道,这种人成为佛教徒的资格是有问题的,出家更有问题。唯有能完成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进一步考虑是否适合出家修行,因此,做人既是升天的基本条件,也是成佛的基本因素。 ;B:'8$j$  
(三)声闻 p6A"_b^  
“声闻”,是出世的,是把人做好了,做完美了之后,走上出世之路。但出世并不一定要出家,因此在声闻里有四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称为:初果须陀洹(七返生死),二果斯陀含(一返生死),三果阿那含(不还生死),四果阿罗汉(解脱生死)。从第一果到第三果,在家人都可以达到,第四果在家人也可以到,但到了那阶段,自然而然会摆脱世俗一切名利权势等欲望而出家去,此时,一切烦恼以及贪欲心、瞋恨心、不明是非之心都断了,便真正做到了出世,也就是对于世间的物欲——财产、眷属,乃至自己的身命,均已没有了我及我所有的系缚心,这时才真正到了阿罗汉的境界。所谓解脱的意义,是不受任何思想及物质行为的影响,生活在身心自在、生死一如的境界中。所以请不必担心着说:“如有一天人人都到了第四果,世界上就没有人了。”我告诉你们:假如我们人人都是无烦无恼、无有苦痛的阿罗汉,岂不好吗?但是这一天的出现并不容易。 KNic$:i  
(四)独觉 5Q?7 xTQ  
“独觉”,事实上独觉和声闻是一样的意义,但由于修行入门的不同而异其名。声闻是听到佛说法、僧说法或从经典中看到脱离生死的方法而修行证果的。独觉则是在没有佛教的时代,没有佛经可看的时代,也没有什么人说佛法的时代,从自然界某种现象的启发,得到佛法的真理及开悟解脱的。这两种都叫做出世间道,也叫做出世的佛教。对一般人来说,实在是并不容易的事。 f]h99T  
(五)菩萨 R1! {,*Gy  
“菩萨”,菩萨是最伟大、最崇高的,但也是最平易的,因为从普通人一开始相信佛教,就愿意照着佛教所说的成佛方法去做,这便是初发心的菩萨。所以成菩萨要比成罗汉容易。不过,菩萨分成五十二阶段,从最初一层到最高一层——佛的阶段,要经过五十二个层次。初开始,我们要做个好人,希望人家也成为好人,不管你是否真有力量帮助他人得到幸福,只要你心里确是如此希望,这种心就是菩萨心了。 d-#MRl$rtK  
现在请问诸位:比如这座房子发生火警了,外面警铃在响,到处是烟,此时你怎么想?我想,最初的反应,是想自己如何逃出去,这种只是关心自己安危而不顾他人的人,是不能称为菩萨的。如果有人首先考虑到,如何使得老弱妇孺离开火宅,而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这人就是菩萨心肠了。地藏菩萨曾说:“地狱不空, s~6?p% 2]  
誓不成佛。”又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的最大志愿是到地狱去救人,而不在于自己成不成佛。这一点很重要,最初信佛的人,希望成佛是必要的,当你信佛修行有了相当基础之时,就要教你把成佛的念头搁在一边了。因为,希望成佛的念头虽好,仍是一个“有我”的妄想,所以你如希望自己成佛,你将永远不能成佛。有我的观念,即是自私心,有自私心而能成佛,那就岂有此理了!菩萨先要试着忘了自己,专为他人,接着虽然终日为救他人而工作,却把能救的自我、被救的对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事物,也全部忘了,那才真是菩萨。 71z$a  
INyreoMp  
五、修行的方法 8;5 UO,`T  
对修行者而言,一位高明的师父是不可缺少的,他可使你少走许多冤枉路,更不致走错了路。在修行的准备功夫而言,节制五欲,是很重要的。这是由于五官的媒介而产生种种不好的心理活动,这些由五官反应而生的种种是修行的障碍。所谓五官的反应,是指眼所见、耳所听、舌所尝、鼻所闻,以及身体所触,而使心里产生了喜怒哀乐种种情绪,这就叫作五欲。因此,修行的人,对日常物质上的生活要淡泊,不可被声、色等五欲所迷乱,然后才能讲到主要的修行方法。 Ki,]*-XO  
大乘菩萨的主要修行方法,叫作六度。六度是用六种方法由有生死有烦恼的凡夫这一边,到无生死无烦恼的那一边去。也就是从生死的苦海到达涅槃,从烦恼的凡夫转成菩提。就如乘坐一艘具有六种器具设备的船,航向对岸成佛的路上去,这就叫六度。 Vv B%,_\  
(一)布施 ^; Nu\c  
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也无力的人怎么办呢?那你从旁用嘴说两句好话好了,哑子呢?那就只要心想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满心欢喜。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钱、不出力,专门叫人去做好事、帮忙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实上他劝人为善的行为,即是出力的布施。世界上行善布施的人,并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谓同病才能相怜,自己有痛苦有困难,觉得需要人家帮助,因此见到别人有痛苦困难,便也希望有人去帮助。有人厌恶不肯出钱做善事、布施的富人,而称之为“为富不仁”。其实富人的钱,如果不是横财,原是由于舍不得用钱,把一个钱一个钱省下来,积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钱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们应该劝富人布施,但不可挖苦他。 B;SYO>.W  
布施有两个对象:一是布施贫穷的人,即是帮助需要救济的人;另一是布施宗教团体,即是佛教说的佛、法、僧三宝。 2w$o;zz1  
我在纽约曾对学生说,你们要多多布施给三宝,有一个学生嘻嘻笑起来,我说:“你笑,是不是因为我是三宝中的出家人,我要你们布施,要你们不可贪心,结果把钱都给了我?”他说是的。诸位有没有想 %F3M\)jU  
到为什么要布施三宝?佛教说布施三宝比布施穷人功德来得大。我们用钱救助人,是希望以一个钱救十个人,还是希望一个钱救一个人(而事实上难以得救)?布施给三宝,三宝所做的事,是帮助所有需要救济的人得到佛法。因为人类的真正痛苦,不在于缺少物质。佛教的重点是帮助人们在心理上解决痛苦、解决烦恼,这是彻底解决痛苦的方法。布施给三宝,三宝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重大的问题,所以布施三宝比布施穷人的功德来得大。也有人说,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没有钱布施给人,是不是也修布施功德?告诉诸位,布施并不全是用钱,而且,用钱财布施只是小布施,用佛法智慧布施才是大布施。因为救济人身的困难是小布施,救济人心而得解脱生死的痛苦是大布施。昨天与今天,我在此地就是做的大布施。 gLaFIeF<+  
(二)持戒 |p4F^!9  
第二“持戒”,持戒不仅仅是守清规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该做的坏事应该戒除,已戒除的坏事不应该再做;没做过的好事应该去做,已做过的好事应该持续不断地做下去。总而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pa~.[cBI  
(三)忍辱 w[^s) 1  
第三“忍辱”,忍辱不但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所得到的快乐。如果能忍受痛苦、忍受快乐的话,就是我昨天所说的“八风吹不动”的境界了。 $*Njvr7  
(四)精进 _SJ#k|vcq  
第四“精进”,精进是为了我们肉体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所谓肉体的生命,是指血肉之躯的生活现象;佛法的法身慧命,则是我们的信仰所赖以延续的活动现象。为了神圣的悲愿,我们要花最大的努力,不灰心、不退缩地做下去,便是精进,假若没有精进的精神,便可能凡事虎头蛇尾,或者一暴十寒。那么,无论是对日常的生活,对身体的维持,以至信仰生活的修持,不是半途而废,便是萎靡不振,无法达成预期的目的。 G[)Ll=  
(五)禅定 D^E1  
第五“禅定”,我教禅定,分成三个步骤,也可说分为三个阶段,而达到三种不同的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双亡。 5 UpN/\He  
1.身心平衡,就是使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们便是正常而健康的人。 ssoIC  
2.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经验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即是我和世界万物合而为一,凡是中西历史上的大哲学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达到这一阶段。 ~]*P/'-{#  
3.物我双亡,只有禅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禅,就是教你达到“无”的境界;无,并非等于没有东西,而是没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并不等于物我合一。物我双亡是 ;_@u@$=~  
到了真正开悟之后,觉得我们这个世界完全是假的,虽然是假的,世界还是照常存在。 *T$`5|  
在此三阶段之中,我们又可以用三个名词来解释。 ]S[M]-I  
1.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阶段。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状态之下的平静安逸的自我感。 ? DWF7{1  
2.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阶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万物的存在合而为一,不管上帝在我心里或我在上帝里面,都是大我的观念。 lM3UjR|@  
3.物我双亡是无我的阶段。既无小我,也无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泼地、无碍地存在。 )(oRJu)y  
诸位不要以为修禅定必须要坐在那里的。修禅定有许多方法,静坐只是一种基本方法而已,禅的开悟,并非只靠静坐,只是开始时,需要静坐的基本训练。实际上念佛、诵经、忏悔、礼拜、祈祷,无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禅的初步功夫,便是如何训练你的心力集中。所谓“诚之所至,金石为开”,“诚”便是心力集中。心无旁骛,只有一个念头,集中在一个念头,这就是禅定的初步功夫。所以诸位不可把禅定的范围看得太狭小,禅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内的,禅是通于大小三乘及显密二教的。 GPy+\P`  
(六)智慧 : P>Wd3m  
第六“智慧”,智慧包括有三个项目:闻慧、思慧及修慧。闻慧是经由眼耳所见所闻的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启悟。思慧是看到、听到,或学到东西以后,加以慎思明辨的功夫。修慧是从修行前面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的五种方法中所得的悟境。以上六种修行方法是一体的,其重心则在智慧上。不过,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则必须兼修其他的五种方法。如果撇开其他五种,仅修其中一种,譬如说老是打坐的话,纵能开悟,悟也不会深的。 VC:.ya|Z  
在此,我要告诉诸位,为什么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后,因为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无非希望修行者的最终目标是智慧,得到了智慧,即是开了悟,开悟可使人们摆脱烦恼。如果想得到智慧,一定要解除自己的烦恼;烦恼解除了,智慧自然出现;智慧出现了,烦恼便解除,这是循环而互为因果的,所以修行越深悟境越高,智慧越深烦恼越薄。 |2,u!{  
最后为诸位祝愿,身心愉快,法喜充满。 w^s|YF=c  
Z!0D97^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四日讲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中山纪念堂,简许邦居士录音,刘佩珍居士笔录
Posted: 2008-05-29 10:24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洞天福地社区 » 法海拾贝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