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一个关于金刚经的问题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v5v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1
发帖: 54
威望: 57 点
银子: 66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10
最后登录:2008-06-28

 一个关于金刚经的问题

0
在金刚经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中 "R@$Wu53|  
ZXF AuF  
有的版本写道【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I$3"|7[n  
+YGw4{\EL  
也有的版本写道‘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lM@<_=2  
Ov0O#`  
问题主要出在最后一句,虽然意思相近,但是说法差了很多。 hqhu^.}]  
第一个版本应该是正确的。因为包括地藏孝亲网、宣化上人等在内网站都是这个版本。 KdBq@  
第二个版本应该是错误的。但是在网上也流传很广。提醒大家注意。 >N+bU{s  
m &0(%  
还有个别字眼的问题,譬如‘即’字和‘则’字的使用,几个版本的金刚经相差很多。 PK:o}IWn~x  
U}A|]vi@  
[ 此贴被v5v在2008-05-10 06:09重新编辑 ]
Posted: 2008-05-10 05:05 | [楼 主]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Re:一个关于金刚经的问题——这是《大正藏》中的版本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k>0cTBY&  
QV H'06 "{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KClH'R2  
nog\,NT  
如是我聞: ma-Y'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Obc3^pV&  
k+R?JWC: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O&liU4  
5WNg+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g/X=#!  
9c;lTl^4;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Yz/t  
TnU$L3k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kRC!}  
F",abp!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qq&'}TZP  
5 EuJ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yg[;  
WmVw>.]@~  
「不也,世尊!」 L{0OMyUA  
,WDAcQ8\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yV:g3H  
:kx#];2i  
「不也,世尊!」 Y&Lk4  
zT-"kK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t02"v4_i  
VUv.Tx]Z[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6dy4{i  
75}u D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rH:X/i;D  
<$ZT]pT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l/UG+7  
1&pP}v ?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0~ {nQj]  
FuiW\=^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x-#9i  
3cFLU^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V#I  
udy;Odt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g)D}p@>m  
=+=|{l?F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qdJ8K  
U(]5U^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yaXa8v'oC  
:*+BBC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V dOd:w  
f vM3.P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jTgh+j]AP  
,k!f`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_r|yt Q)  
>`|uc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BXv)zE=j  
HPdwx V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K5s)!  
&&S4x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oWjq6  
^k<$N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g:W|hS  
Xgc\O08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OjEA;;qq  
P1>X5: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为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7 =*k@9  
}t-|^mY>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3&Rqz9W  
?8}jJw2H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2]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uWj-tzu  
64X#:t+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MQf($]  
7Ej#7\TB]  
「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WA5kX SdIb  
r3vj o(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I_*>EA  
hD"~ ^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5]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BD#;3?|  
9d}nyJ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GZX!iT  
1H 6Wrik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8HA=O ?Cg  
B :.;:AEbT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Awq(  
|?=1tS{iT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oXkhj,{y5  
'+zsj0!A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Bcon4  
o9\m? ~g!E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B[X6A Qj}d  
'B6H/d>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yuX 0Y{:I  
,peE'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W)hby`k  
4344PBj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n:fxdhe  
S]g)^f'a65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kl"Cm`b)  
q~_jF$9SX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iH0c1}<k$  
ttVSgKAsm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Lr!eALr  
hDMp^^$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x&Rp m<4  
-h`0v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TgM-F,8  
qJj5J;k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e5KF~0`  
{HnOUc\4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Mv =;+?z!  
z\ pT+9&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Lr:K0A.Ch  
$7YLU{0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i`L66uV  
_*I6O$/>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d>Sl (  
IPR396J+-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U$ bM:d  
RA/yvr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C\D4C]/8  
h zE)>f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a@J :*W  
j"s(?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9t1_"{'N1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Wc[ $,vk  
DYK|"@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3]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iSlVe~ef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4]發大乘者說,為[5]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6]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ZrS!R[  
%xz02$k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DmsloPB?_  
WcFZRy-erc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7]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3FvW  
my6T@0R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Rbsl  
WgB,,L,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w"|c;E1;_  
gEu\X|7'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f *vziC<m  
' M!_k+e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1]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2]提者。 `( Gk_VAa  
dX=^>9hN/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TkABUL  
JnDR(s4(E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FC#Q tu~J  
/o2eKx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3]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x;Q2/YZ#  
<0m;|Ai'W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J4i0+u  
ZlzFmNe60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O"Q=66.CR  
{Xj%JE[V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CiSG=obw  
edQ><lz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V*~5*OwB  
i747( ^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S0`*  
nDvWOt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14R))Dz"  
\+\h<D-5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sBwgl9  
pifgt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AXCJFqk;  
q'q{M-U<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J$ +bm}  
.(-3L9T}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NO1PGen  
sMx\WTyz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LFC k6 R  
.+<K-'&=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tdm /U  
EA\~m*k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h| Ih4  
^&}Y>O,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WmB0cc_  
|8B[yr.b  
「須菩提!於意云何?[4]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xSXGI  
>7 |37a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I zT%Kq  
z!%}0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yWuq/J:  
19S,>  
「甚多,世尊!」 o,-@vp  
Vk"QcW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bHo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LYX+/@OU2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d={}a,3?  
F2&KTK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l},%g%}iMU  
6T-(GHzfHJ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6=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e(de$}xt  
=k'dbcfO$9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nT>?}/S  
.f}I$ "2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IV7dKzl  
Gi-tf<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d+(~{xK:  
7G/"!ePW6`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Xf0pQ]8\  
U5klVl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6V)#Yf  
((y+FJH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_]\mh,}  
?$ 3=m)s  
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E9Y)Z9  
&(K*TB|Om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7]非善法,是名善法。 ~&pk</Dl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SbB5J> >7J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2]夫。 *}?^)z7w  
yY1&h op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Z5+0?X0i  
(i`DUF'#y  
[0752a12]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aAX 8m  
=q._Qsj?fu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DpZg",H-  
'K0Y@y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A >x{\  
RGiA>Z:W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DI*xf Kt  
xTe?*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p#S;JZRu+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4[6A~iC_  
cD{[rI E3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ON=xn|b4  
U $+rlw}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3]提者,說諸法斷滅[4]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4Ld0AApncy  
_h5@3>b3r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FG ti$[  
/_LUys/0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q#b^( v  
5SDHZ?h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KB-7]H  
U'@_fg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GE"#.J4z  
3i7n"8\$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iZN =\  
8Uc#>Ae'_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md<%Z4+  
_$1W:!f4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qD%Jf4.0j  
M'*  Y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7]不?」 ]e+S~me  
9#1lxT4%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p/i}28=y  
|vzGFfRI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cpPXcz?,  
YncY_Hu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8]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1(C%/g#"  
xGz$M@f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aG,N>0k8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3C.bzw^  
[ h%ci3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K^9!Qp  
YT#" HYO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05-11 10:19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洞天福地社区 » 法海拾贝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